當前位置:

        漣源市:抓實第一責任,助推“五個到戶”促振興

        來源:漣源市委組織部 編輯:石成 2021-11-23 16:16:08
        —分享—

        漣源市認真貫徹抓黨建促基層治理、促鄉村振興的部署要求,緊盯基層黨建重點任務和薄弱環節,抓緊抓實“五個第一責任”,深入推進“五個到戶”,組織全市8000多名在職黨員干部入村進社區,掀起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火熱高潮。

        拉好第一責任網,黨員聯系到戶“聽民意”。持續完善領導干部聯村、黨員干部聯網格、村黨組織成員聯屋場、黨員聯戶工作機制,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聯戶責任網絡,市鄉村三級黨員干部齊動員,每名黨員聯系5戶以上群眾,注重加強對易地扶貧搬遷戶、脫貧監測戶、信訪維穩戶、低保兜底戶、重病重殘戶、空巢老人戶、留守兒童戶、烈屬軍屬戶等特殊群體的緊密聯系。逐戶發放“黨員聯系卡”,長期不在家的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建立經常性聯系,實現“家家黨員聯、戶戶見黨員”,工作啟動以來,全市271個網格黨總支、811個網格黨支部、1790個網格黨小組云集響應,首輪共聯結4.8萬戶群眾。

        做好第一責任事,民情走訪到戶“紓民困”。結合日常聯系和入戶走訪,了解掌握所聯群眾的家庭基本情況、生產生活狀況、反映訴求事項、急需解決問題、幫扶落實情況等,重點做到“五必訪、五必記”,即紅白喜事必訪、生病住院必訪、家庭變故必訪、矛盾糾紛必訪、意外災害必訪,生活困難必記、致富難題必記、鄰里糾紛必記、意見建議必記、信訪問題必記。對能當場解決的即時解決,對暫時不能解決的,反饋給村鎮和相關責任方,及時受理,妥善處置和答復。三甲鄉黨委積極推進“五到戶”工作,新玉峰村利用村規民約修訂契機,聯戶黨員逐個上門收集群眾意見,將群眾反饋的意見逐條記錄、篩選,最終利用墻體手繪畫把村規民約具象化,制作圖文并茂的墻體手繪宣傳畫60余副,打造成民心所盼的“文化長廊”,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進行學習熏陶,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擰緊第一責任鏈,政策落實到戶“惠民生”。聯戶黨員干部對所聯系戶可享受的政策進行梳理,有針對性向群眾宣傳政策、發放政策明白卡,引導群眾及時進行辦理,讓群眾在政策紅利中增強獲得感幸福感。村(社區)黨組織要按季度收集匯總黨員走訪情況,上報鄉鎮黨委,同時要注重跟蹤政策落實情況,及時將情況反饋給聯戶黨員干部。鄉鎮黨委每月匯總本轄區實際情況,建立民情清單,對應落實而未落實的政策及時掌握相關情況,進行原因分析,統一向市直部門反映和申報,推動政策落實到戶、落實到人。

        增強第一責任力,產業發展到戶“助民富”。聯戶黨員干部根據所聯系戶產業發展情況,幫助提供技術、項目選擇、扶持資金、市場銷售等方面信息服務,著力幫助分散經營的農戶對接上合作社,幫助缺乏技術的農戶對接上專家,幫助缺乏資金的農戶對接上金融機構,幫助缺乏銷售渠道的農戶對接上市場,切實解決產業發展方面的問題。林文力副市長在茅塘鎮光陽村調研漣源“一縣一品”柑橘產業過程中,聽到群眾反映柑橘栽培難題,迅速行動,搭橋引線,引進柑橘專家服務團,由湖南省農科院8名柑橘栽培專家每月來漣源進行一次技術指導,對300余戶種植大戶開展專題培訓,指導解決密植、掛果、甜度等各類問題百余個,培育“土專家”36人,幫助解決群眾難題,優化柑桔產業布局,推進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和產業基地建設,把8萬畝柑橘產業打造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樹牢第一責任心,精準服務到戶“聚民力”。按照“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做什么”的原則,針對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力所能及幫助解決衣、食、住、行等方面問題。10月以來,楊市鎮創新推進“五到戶+屋場”,依托聯戶黨員收集民情民盼,利用自然村組、屋場、院子為陣地,邀請法律工作者、村民自治機構、五老人員、族老或有威望的鄉賢、堅持正義熱心公益的黨員、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召開63余場“屋場會”,化解鄰里矛盾糾紛38件,幫助解決實際問題62個,將村級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真正實現矛盾不上交。(扶逸焌)

        來源:漣源市委組織部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