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科普|麻辣味獼猴桃?奇奇怪怪的味道又增加了

        來源:科普中國 編輯:石成 2019-09-20 10:17:42
        —分享—

        秋天來了,吃獼猴桃的季節又到了。

        在各種各樣的獼猴桃之中,有一種“軟棗獼猴桃”,它外表光滑,渾身通綠,個頭嬌小,長得像棗。第一次見到可能會驚訝,原來還有這般光不溜秋的獼猴桃!

        沒錯,除了軟棗獼猴桃,獼猴桃大家族還有不少“奇怪”的品種,它們不僅沒毛,而且五顏六色,甚至帶有麻辣味。今天就和筆者一起來看看家族群里亮眼的獼猴桃吧。

        圖片來源:Veer圖庫

        打開獼猴桃世界新大門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獼猴桃這個豐富的大家族。

        在獼猴桃屬下,目前發現的有54個物種,21個變種,75個分類單元。我國是獼猴桃野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大多數獼猴桃物種為我國特有種,僅“尼泊爾獼猴桃”和“白背葉獼猴桃”為周邊國家所特有。

        著名的獼猴桃商業品種“海沃德”的老家也是中國,它是由新西蘭女教師從我國湖北宜昌將獼猴桃種子帶到新西蘭后,經當地的園藝愛好者選育出來的。

        不同種類的獼猴桃從外觀到口味都千差萬別。果實形狀有圓柱形、卵形、倒卵形、球形等至少15種類型;果肉顏色存在從綠色、黃色、黃橘色、粉色到紫色的廣泛變異;果皮毛被從光滑無毛到刺毛獼猴桃的長硬毛,呈現廣泛連續的變異;果實風味更是酸、甜、苦、辣、麻應有盡有。

        可以說,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吃不到的。

        豐富的獼猴桃種質資源(圖片來源:李大衛)

        凈果組獼猴桃,聽名字就白白凈凈

        分類學家們根據果皮毛被特征,將獼猴桃分為凈果組(果皮光滑無毛無斑點)、斑果組(果皮無毛有斑點)和被毛組(果皮有毛被覆蓋)三個類別。

        凈果組被認為是獼猴桃的先祖類群,而斑果組被認為是凈果組的平行進化類群,代表著凈果組祖先種與被毛種間的的過渡。

        凈果組主要分布在我國北部,而且是唯一在黃河以北有分布的組,更加適應寒冷的環境,但在我國東部和南部的高海拔區域亦有分布,是物種形態最具一致性、屬內最清晰的組。

        獼猴桃不同果組類型(圖片來源:李大衛、韓飛)

        凈果組獼猴桃的存在讓獼猴桃家族的顏色顯得尤為豐富多彩。在達到食用成熟度時,凈果組大多數物種的果肉呈綠色,屬于“持綠型”果實,還有部分物種會隨著果實的成熟逐漸發生顏色轉變。

        果肉顏色變化主要受葉綠素、類胡蘿卜素和花青素的影響,三者組合方式不同可以使果實顏色呈現粉色、磚紅色、黃色、橘黃色等一系列變異。

        下面就以顏色為劃分,介紹凈果組比較有代表性的獼猴桃物種。

        綠色獼猴桃:葉綠素滿滿

        獼猴桃果肉呈現翠綠色,主要與成熟果實中葉綠體未被破壞、葉綠素未降解有關。肉眼看到的果肉顏色越綠,其葉綠素含量越高。開頭說到的軟棗獼猴桃和“狗棗獼猴桃”是凈果組中經濟價值高的“持綠型”物種。

        軟棗獼猴桃(圖片來源:韓飛攝)

        狗棗獼猴桃的果體嬌小,平均單果重2~3g,果形呈圓柱或近圓形,口感非常甜,具有鳳梨風味。而且,這一品種非常耐寒,在我國僅東北地區有分布,可在其它果樹難于生存的高緯度地區種植。但由于果實小且極不耐貯藏,很難規模商業化推廣。

        狗棗獼猴桃(圖片來源:李大衛)

        麻辣獼猴桃:類胡蘿卜素上頭

        隨著葉綠素降解、類胡蘿卜素顯色,一些獼猴桃的果肉會從綠色轉變到橘黃色或黃色。這些獼猴桃的果實不僅顏色鮮亮,而且風味獨特,呈現辣味、麻辣味或辛辣味。

        例如,“大籽獼猴桃”未成熟時果肉為淡綠色,成熟時變為橘黃色,其風味麻辣,不能直接食用。

        大籽獼猴桃(圖片來源:李大衛)

        而“葛棗獼猴桃”的果皮呈綠色,軟熟時果實為黃色或黃綠色。未成熟果實有辛辣味或似胡椒的麻辣味,成熟時淡而無味。葛棗獼猴桃不能直接食用,但可用于釀酒。

        葛棗獼猴桃(圖片來源:胡光明)

        還有一種“對萼獼猴桃”,成熟時呈橙黃色,風味辣。這種獼猴桃的根系極耐水淹,堪稱獼猴桃家族中的“抗澇大王”。

        對萼獼猴桃(圖片來源:李大衛)

        紫色獼猴桃:富含花青素

        花青素是果實呈色的第三大色素,它可能是導致一些獼猴桃果實成熟時呈現深紫色的原因。

        例如,軟棗獼猴桃的一個變種“紫果變型”,成熟時果實就呈紫紅色,而且口感甜,維生素C的含量是橙子的兩倍。

        紫果獼猴桃變型(圖片來源:李大衛供、趙婷婷攝)

        還有一種“黑蕊獼猴桃”,口感淡甜,果實采收時果面為綠色,但成熟時會轉為粉色或深紅紫色。

        黑蕊獼猴桃(圖片來源:李大衛供、趙婷婷攝)

        讀到這里或許你會問:這么好看的獼猴桃在市場上為什么不多見?

        這是因為,像軟棗獼猴桃這類凈果組獼猴桃,果皮僅由厚的角質層和下皮細胞組成,在生長發育和采后運輸過程中更容易受到機械損傷、病蟲害的侵染,貯藏過程中也更容易失水導致果皮皺縮,且貨架期短。這些因素都嚴重阻礙了其大規模商業發展。

        目前,科學家們正在積極探索獼猴桃性狀的遺傳基礎,并利用凈果組獼猴桃作為親本開展雜交育種,希望通過基因工程手段改善凈果組的果實性狀,獲得具有多種優良性狀的獼猴桃品種。

        期望在未來,我們可以品嘗到更多顏色不同、口感更好、光滑無毛的高顏值獼猴桃!

        參考文獻:

        (1)黃宏文等.獼猴桃屬分類 資源 馴化 栽培[M].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

        (2)黃宏文等.中國獼猴桃種質資源[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20.

        (3)Hallettt I C, Wegrzyn T F, MacRae E A. Starch degradation in kiwifruit : in vivo and in vitro ulstrastructural studies[J].Int J Plants Sci, 1995, 156:471-480.

        (4)McGhie T K, AIinge G D. Color in fruit of the genus actinicidia: carotenoid and chloropyll comositions[J]. Chem, 2002, 50: 117-121.

        (5)Montefiori M, Costa G, McGhie T, et al.Indagini sul colore della polpa dei fruit di alcune specie diActinidia.Riv. Frutticolt[J]. Ortofloricolt.

        作者:趙婷婷、張凡(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來源:科普中國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