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健康科普|多吃水果可降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來源:健康科普 編輯:石成 2021-07-09 00:00:00
        —分享—

        牛津大學和中國醫科院研究表明——

        多吃水果可降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陳錚鳴

        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最新發布的一篇基于中國人群的研究報告顯示,經常吃新鮮水果的人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明顯降低。該報告的研究數據來自于一項包括50萬人的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又稱中國成人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該項研究隊列由英國牛津大學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共同創建,在中國10個地區招募調查對象并采集包括飲食習慣在內的大量與健康相關的個體數據,并通過與死亡及常見慢病報告和醫保系統鏈接,獲取調查對象在7年隨訪期間的發病和死亡等數據。研究詳細分析了新鮮水果攝入水平與心血管病發病及死亡風險的關系。分析所涉及的對象在剛加入研究時既無心腦血管疾病史,也未服用降血壓藥物。

        該研究發現,高水果攝入(主要是蘋果、橘子和梨等)與高社會經濟水平,不吸煙等健康生活相關,同時也與較低的血壓和血糖水平有密切關聯。在排除了這些潛在的混雜及中介因素的影響之后,每天攝入100克(2兩)新鮮水果可以使心血管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約三分之一。研究發現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性別的調查對象中,新鮮水果與心血管病之間的關聯均十分類似。

        該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英國牛津大學研究院杜懷東博士說:“本項研究所揭示的水果攝入與心血管病風險的關聯程度較之前報道的西方人群中的同類研究結果來的更強,這可能是由于中國人群的水果攝入水平與西方歐美人群相比明顯偏低。此外,中國人主要以生吃方式攝入新鮮水果,而不像西方人那樣,有相當一部分的水果是加工過的(如水果罐頭和果汁)。

        該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中國醫學科學院李立明教授說:“全球疾病負擔研究近期的報告指出,在中國水果攝入水平是導致成人過早死亡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但這樣的結論主要是基于西方而非中國本土的大型前瞻性人群研究結果。”

        筆者是該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作為觀察性流行病學研究,我們并不能完全確立水果攝入與低心血管病風險之間的因果關系。如果二者確為因果關系,而且通過健康促進使每個中國人都能做到每日攝入新鮮水果,每年則可以減少50余萬名心血管病死亡。其中包括20余萬名在70歲之前的過早死亡,同時還可以避免更多的非致死性心臟病和中風事件的發生。

        來源:健康科普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