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反電詐護萬家|提防投資理財類騙局!套路有這些……

        來源:938瀟湘之聲 編輯:石成 2021-07-22 10:20:03
        —分享—

        圖片

        現如今,理財觀念深入人心,“錢能生錢”是很多人的迫切需求。隨之而來的是騙子們趁虛而入,設計出千變萬化的騙局,等人上鉤。他們利用人們對賺錢的渴望,打著網絡投資的旗號,實施詐騙!

        長沙市民戴女士此前在聊天軟件上交了個朋友,對方自稱是程序員,邀請她一起利用漏洞購買自己所在公司的彩票賺錢。在戴女士先后投入37,000元顆粒無收之后,這名朋友也將她拉黑。我們一起來看看戴女士的遭遇:

        “今天我發現另外一個賬號也是他的頭像,他應該有幾個陌陌號。”前段時間,戴女士通過陌陌與網名為“一身正氣”的男子相識,經過短暫的聊天之后 得知對方是程序員,對方稱知道自己公司的漏洞,邀請戴女士一起購買公司的彩票賺錢。

        “實際上我一共轉了37,677塊錢。”

        “就是轉到這個平臺賬戶,是吧?”

        “對,對,對!”

        圖片

        剛開始,戴女士在男子的指導下,小賺了一筆。在嘗到甜頭之后,戴女士更加信任對方了,總共投入了37,000元購買該平臺的彩票。在這之后,對方就聯系不上了。

        圖片

        戴女士報案之后,警方告訴她,所謂對方也同時進行投注的截圖、銀行卡轉賬截屏都是PS的,是騙子的慣用伎倆。

        “你自己看了沒有?”

        “他說新微信都是這樣的”

        “他是這么跟你解釋的嗎?”

        記者看到,聊天截圖當中 系統也出現過多次“不要輕易轉賬”的提醒,可是戴女士還是警惕性不夠,進行了轉賬。在發現上當受騙后,戴女士向長沙望城坡派出所進行了報案。

        我們梳理多起投資理財詐騙案件后發現,近年來投資理財騙局大致有如下特點:一是廣撒網,誘上鉤,然后做劇本,博取受害人信任,再以所謂的內幕信息、前期短暫盈利等方式讓受害人放松警惕,在受害人投入更大的資金后隱匿消失。

        醒:

        投資者對超高收益的投資 要保持戒心,不要被暫時的高利率、高回報迷惑雙眼,切勿相信只掙不賠的“買賣”;

        不要輕信陌生人發來的“盈利圖”,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資群”,不輕信“營業執照”,不做“國際盤”;

        不要向陌生個人賬號匯款轉賬,向平臺注資時要多方驗證是否合法正規,一旦遭遇詐騙,保存好匯款或轉賬時的憑證并立即報警。

        來源:938瀟湘之聲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