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漣源市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同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結合起來,同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貫通起來,堅持面向基層,突出青少年群體,普及黨史知識,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人心。
深入一線實地講。組建“五老”宣講團進學校開展黨史教育宣講,把黨史帶進講臺,在傳承歷史榮譽中增強宣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聽完陳老的宣講后,學生代表發言“要學習傳承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斗中鑄就的偉大精神,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是“五老”宣講團在藍田中學宣講的一個縮影。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心中的話向黨說”書信比賽活動、慶祝建黨100周年書畫比賽活動,已收到370余件學生書信。采取朗誦、黑板報、手抄報等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宣講活動。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紅色故事微宣講團進企業、村鎮、機關,通過講述漣源本地先烈的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全市各單位機關干部、村(社區)“兩委”成員、黨員志愿者等深入基層一線、走進田間地頭,積極開展黨史宣講工作。如在三一公司、三甲村等地開展黨史紅色故事微宣講,真正讓黨史宣講“飛入尋常百姓家”。
“五老”宣講會后,同學們揮動紅旗,激情高歌《我和我的祖國》
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屋場會等載體,讓群眾擔當主角,在相互交流啟迪中增強宣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黨史學習教育流動黨員如何開展呢?”這是在省委宣講團來楊市鎮東園村開展宣講會上村支書梁湘輝提出來的疑問。省委宣講團成員、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宋智富邊回答邊從公文包里拿出一本黨史學習教育應知應會知識,“你們可以看下這本小冊子,對于我們的流動黨員,可以通過郵寄資料,網上互動等多種形式開展學習。”
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革命精神”專題教育活動,到開國上將李聚奎故居、中共藍田特別支部陳列室、盧天放和盧良才事跡陳列室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場宣講,接受黨史教育和初心洗禮。
省委宣講團成員、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宋智富在漣源市楊市鎮東園村宣講
通過媒體進行網上集中展播和骨干人員專題宣講,擴大黨史學習教育宣講覆蓋面。利用新媒體傳播快、受眾廣的特點增強宣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開展“黨在我心中”“文明微講堂”短視頻征集和“慶百年華誕”講黨史小故事 做強國青少年主題演講活動,大力宣講黨史知識,全力營造學黨史、知黨史的濃厚氛圍。從市委黨校和市直部門精心挑選熟悉黨史的骨干人員30余名,成立市委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走進校園、企業、村鎮、機關開展黨史宣講工作,推動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生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截至目前,漣源市已刊播30余個紅色故事,開展黨史學習宣講800余場,覆蓋黨員群眾35000余人、師生50000余人。
來源:漣源文明網
作者:劉玉輝 賀浪
編輯:廖堯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