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脫貧先鋒】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勤勞致富艱苦創業模范陳鳳山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蔣葵 劉彬 吳宇庭 編輯:吳一夫 2020-11-10 10:34:03
        —分享—

        在漣源市三甲鄉巖美村肖家組,有一位這樣的貧困戶,他從一個沒有技術的普通農民,蛻變成為了一位養殖大戶,是該村的創業模范。他叫陳鳳山,今年54歲,家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因為女兒重度殘疾,本人無一技之長,家庭長期處于貧困狀態,在2014年時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10月19日,記者來到了陳鳳山的家中,他正在村部參加屋場會。開完會后,陳鳳山喂完家里的豬,騎著三輪車,載上紅薯藤,來到了1.7公里外的養殖場喂魚、雞、鵝,放牛……整天都在忙碌著。陳鳳山今年養了300多只雞,400多只鵝,6頭豬和10只牛,承包了一座3畝的魚塘。家里除了平時的養殖業外,他的妻子還加工制作竹架板,只要有時間,陳鳳山就會跟著妻子一起做。他告訴記者,今年賣了三頭豬,小豬也出了8只,鵝差不多都銷售一空,雞蛋每天也能撿百來只,供不應求。

        自從脫貧攻堅工作在全國如火如茶開展以來,帶領貧困戶脫貧工作在鄉村兩級重點鋪開。在三甲鄉、巖美村的大力脫貧宣傳之下,陳鳳山逐漸認識到了自己貧困的處境,產生了要脫貧致富的決心,也認識到依靠產業脫貸致富是最適合自己家庭的脫貧方式。通過多方咨詢、與村干部及幫扶干部進行探討之后,陳鳳山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2014年底,他開始嘗試養牛、養豬,第一批購入7頭種牛、2頭豬苗。經過一年的辛苦,牛、豬都順利出欄,他嘗到了發展產業帶來的甜頭。從此,他逐漸擴大養殖規模,從一步步擺脫貧窮,到如今逐漸奔向小康大道。

        2018年的扶貧貼息貸款,對陳鳳山來說更是一陣春風。這一年,他申請了5萬元的貼息貸款,養殖的范圍擴大到了肉牛、母牛、生豬、能繁母豬、雞、鵝、魚。2019年,他養殖了30多頭牛,其中母牛5頭;豬4頭,其中3頭能繁母豬;雞300多只、鵝400只,放養了3畝魚塘。陳鳳山家的位置由于接近風景秀麗的紅毛嶺,隨著郊游、騎行游客的增加,到他家垂釣或者是買雞買鵝的人也多了起來。如今的陳鳳山眼界漸寬,將自家農場打造成一個農旅結合的農莊,也進入了他下一步的計劃之中。

        去年,陳鳳山的家庭純收入達到了15萬元,對2014年的陳鳳山來說是不可想像的。陳風山說:“盡管有政策幫扶,但脫貧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村里和鎮上有很多勤勞致富的典型,我就是以他們為榜樣,不等、不靠、不要,艱苦奮斗,不斷摸索前進,終于也過上了幸福的日子。”(蔣葵 劉彬 吳宇庭)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蔣葵 劉彬 吳宇庭

        編輯:吳一夫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20/11/10/8574831.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