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脫貧先鋒】為村民服好務 ——記斗笠山鎮禾管村勤勞致富模范吳子彪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肖星群 廖麗娟 李凱平 編輯:吳一夫 2020-10-26 11:42:18
        —分享—

        10月21日,漣源市斗笠山鎮禾管村連片稻田里機器轟鳴,象泉組貧困戶吳子彪駕駛著油菜播種機幾個來回,就幫村民吳永堅弄出了一塊適宜播種油菜籽的田。“這幾年政府政策好,彪伢子人勤快,我每年收了三四百斤油菜籽。”吳永堅的老伴高興地說。

        今年34歲的吳子彪自幼家境貧寒,缺少資金和內生動力不足,加上妻子身體不怎么好,近幾年每年都要去醫院看病,吳子彪一家四口的日子過得艱難。2015年,吳子彪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行列。

        在禾管村駐村幫扶工作隊謝弢,以及村支部書記吳威等人的政策宣講、幫助指導下,在外務工的吳子彪不服輸的斗志被激發,決定回到家鄉”靠田吃田”。

        2016年,吳子彪成立了漣源市斗禾新農機專業合作社,流轉了附近180多畝農田,耕種了中晚水稻、油菜三熟農作物,并養殖了8畝多魚塘。這么多農田要打理,又要照料孩子,夫妻倆每天很早起床,總感覺有做不完的事。農忙雙搶時節,夫妻倆更是要忙到第二天凌晨才回家。“彪伢子吃得苦,雙搶時凌晨兩三點還在開收割機收谷子。”不少村民睡了一覺醒來,聽到機器聲,都知道是吳子彪在搶時間干活。

        農機合作社的農機除了自用外,還向鄰近的黃港村、馬白堂村提供農機服務,吳子彪忙不過來,就請人代開,合作社平時用工都是優先聘請貧困戶,每年開出人工工資四五萬元,付出土地租金三四萬元。在大面積種植水稻的同時,吳子彪也為附近一些貧困戶提供了穩定的勞務收入。

        2019年,吳子彪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實現了“高質量脫貧”。“黨和國家的政策好,我們收入穩定,越干越有勁。”吳子彪的妻子梁桂香看到以前有點游手好閑的丈夫,現在成了種田的行家里手,高興地說。

        吳子彪堅持科學和生態種田,大米品種有保障,每年50多噸谷子基本上都在村里“自銷”。感激鄉鄰的支持,夫妻倆以稍低于市場價銷售新鮮大米。“村民一個電話,不管數量,不管錢多錢少,我都會送過去。”就這樣,梁桂香成了免費的“快遞員”,有些老人家有時買個十來斤大米,她也不計成本,總會以最快時間送達。

        農業越來越有奔頭,吳子彪越來越有勁頭。今年,吳子彪又流轉了約100畝農田,給全村及周邊村貧困戶樹立了勤勞致富的榜樣。(肖星群 廖麗娟 李凱平)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肖星群 廖麗娟 李凱平

        編輯:吳一夫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20/10/23/8540624.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