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漣源市分站訊(記者 肖星群 通訊員 廖麗娟 譚逵)在安平鎮墻園村,每當晨曦初露,貧困戶吳雄志總會牽著牛走過自己稻田邊,勾勒出一幅山村脫貧致富的美景圖。
獲得“新生”的吳雄志總喜歡抬頭看看天空,“扶貧政策就像陽光照進我的心里,讓我不知道疲倦了。”
今年37歲的吳雄志育有三個兒女,父母年邁且身體不好。2011年,吳雄志因為犯罪被判刑,家庭失去了主要經濟支柱,孩子的上學和家庭開支都變得困難。2014年,吳雄志一家被評為貧困戶。
2016年9月,吳雄志刑滿釋放,得知政府因為其家庭困難,把他們一家評為了貧困戶,父母親都享受三類低保等政策、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時,心里激動,“政府沒有放棄我,我應該努力干活,把家庭搞好。”村支部書記吳新義也不時上門鼓勵吳雄志好好做人,扎實做事。其幫扶責任人劉技等人紛紛為他出謀劃策,“父母老了,孩子都在上學,適宜在家里發展種養殖。”
吳雄志感覺到了眾人的溫暖,立即行動起來。他從親友那里借了幾萬元開始養牛,他每個季度參加種養殖科技培訓,很快就掌握了一些養殖技術。2017年,通過幫扶干部牽線搭橋,為其做擔保,吳雄志獲得了5萬元小額信貸。他立即把養牛規模從3頭擴大到12頭。“黨和政府派來的干部這么關心我一家人,我更加要發狠干才行。”
為了多賺錢,吳雄志滿負荷運轉,在父母親幫著放牛、種田之余,他四處打零工。2018年,吳雄志家進行危房改造。為了建房賺錢兩不誤,吳雄志白天建房,晚上出去打工,通常到第二天凌晨一兩點才一身疲憊地回到家里。“建房子那段時間我瘦了20多斤。”吳雄志說,“累得我站著都能睡覺,一想到家庭生活越來越好,一下子來了精神。”
“建房子國家補錢,孩子上學國家補錢,自主發展產業國家補錢……”吳雄志一項一項數著這些扶貧政策落到了自家頭上,把他們帶出了貧困的泥沼。
今年,吳雄志繼續保存養殖規模,另外流轉了30多畝田種植水稻,同時為了讓牛吃飽,他還種了六七畝玉米、紅薯。“田里土里這么多事要做,不知道吳雄志怎么搞完的。”鄰居劉娭毑說。
“去年全家收入了5萬元,今年預計翻一小倍。”扳著指頭算收入,吳雄志幸福滿滿。2018年全家脫貧后,如今收入年年看漲,吳雄志變得雄心勃勃:“扶貧政策讓我短短三四年大翻身,有機會我會成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一同利用國家好政策在家里發展。”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廖麗娟 譚逵
編輯:吳一夫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20/08/13/811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