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漣源市分站訊(記者 肖星群 通訊員 廖麗娟 李凱平)“李師傅,給我買兩只雉雞。”8月5日早上,七星街鎮龍貴村八組貧困群眾李衛紅和妻子邱友華打開大門不久,就迎來了前來買雞的顧客。只見李衛紅拿起網兜熟練地一伸手,就抓住了一只羽毛漂亮的雉雞。一個上午,李衛紅迎來了3批顧客。
45歲的李衛紅賣過家具,開過小采石場,當過小包工頭,種過苗木喂過雞,都不怎么成功。2016年下半年,決意在家鄉發展的李衛紅擴展原有的0.3畝苗圃基地至20多畝,大手筆購進金絲楠木、紅豆杉等名貴苗木。不久后,珍貴苗木價格暴跌,投進去原有的一點積蓄不見了不說,還欠債10余萬元,加上兩個孩子上學,李衛紅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
在2017年全市重新識貧的過程中,經過民主評議,李衛紅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白约阂郧八闶莻€小老板,戴上貧困帽,心里多少有失落感?!崩钚l紅說,“幫扶干部經常來家里宣講扶貧政策,鼓勵我利用已有種養殖技術東山再起,我的信心慢慢又開始足了。”
李衛紅是個頭腦活絡的人,“搞種養殖希望搞出自己的特色。”他摸索著擴大養雞規模,只喂食發酵過的豆腐渣、玉米粉和米糠,土法喂養的雉雞品質有保障,銷路不愁,“我每年喂養雉雞2000只以上,要喂養6個月以上才出售,不送貨,基本上都是顧客聞名前來購買。2018年,通過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的牽線搭橋,李衛紅申請到了小額信貸。有了經濟支撐,4月,李衛紅成立了綠然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在自己脫貧致富的同時,準備帶動周邊貧困戶脫貧致富。
2017到2018年,李衛紅享受自主產業獎補資金1.2萬元,一雙在讀的兒女享受了雨露計劃、教育助學。自己種養殖收入七八萬元,通過政策幫扶和自身努力,2018年底,李衛紅不僅摘掉了貧困帽,對自己的種養殖發展前景更加有信心,“國家政策這么好,我還不抓住機會好好發展就太可惜了?!?/p>
近兩年來,李衛紅又試著養蜂,適度種植苗圃以及黃金貢柚、沃柑等果樹,每年收入均在10萬元左右,且呈遞增趨勢。在發展種養殖過程中,李衛紅沒有固步自封,積極參加全市組織的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培訓班的好處還真的不少,除了學到技術,還擴大了自己的朋友圈?!闭怯辛伺嘤柊噙@個平臺,李衛紅不僅結識了不少同行,還把省城的農業專家請到家里來進行品種引進、整形修枝等苗圃種植方面的技術指導。“專家的指導幫助我的苗圃也走上了增收的道路?!崩钚l紅感激地說。
專家無償傳授技術的行為感染著李衛紅,他在自己掌握種養殖技術后,遇到有想法又畏縮不前不敢搞規模養殖的村民,他總會給他們打氣,“技術不用擔心,我來無償教你們,你們只管放心地干。”七星社區貧困戶羅華懷一家有6個貧困人口,脫貧增收壓力大。2018年7月,李衛紅手把手叫他養蜂,如今羅華懷養蜂規模達到50多箱,年收入近10萬元。“做夢都沒有想過一年能賺這么多錢,搭幫老李讓我一家人脫了貧又開始致富。”
如今,李衛紅把對黨和政府的感恩之心轉化為“眾富富”的行動,已在本村及周邊村“收徒”10余人,幫助每戶貧困戶年增收5000元以上。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廖麗娟 李凱平
編輯:吳一夫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20/08/07/810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