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56歲的市助殘志愿者協會、殘疾人聲樂歌舞協會會長劉億平帶領協會成員,來到三甲鄉十甲村走訪一些深度貧困戶,以便因人施策,幫助他們制定脫貧計劃和措施。
劉億平先后和幾個志同道合的人成立兩個協會,積極團結幫助100余名殘疾人重拾信心,幫助360多名貧困人口、殘疾人得到無償醫療救治,自己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并帶領協會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得到了政府部門和社會的高度認可。
劉億平年輕的時候在外面承包過工程、開過車。2000年9月發生的一次車禍,不僅讓他的左手失去了基本功能,且留下了24小時疼痛,偶爾劇烈疼痛的后遺癥。“車禍發生以后,我的心情極度低落灰暗,是政府相關部門和好心人幫我渡過了難關。”振作起來的劉億平,開始了一段不一樣的人生。
成立聲樂歌舞協會幫助殘疾人樹立自信
2016年,有著業余文藝愛好的劉億平和兩三個有著同樣愛好的殘疾人朋友一拍即合,著手成立了漣源市聲樂歌舞協會,自己擔任會長。劉億平認為,協會的成立,可以讓殘疾人有一個學習、交流、促進的平臺,也更容易得到殘聯、社會公益組織的支持和幫助,最大的好處是團結就是力量,可以幫助殘疾人朋友重拾自信,增強他們自立自強的信心。而一些公益半公益性質的演出,可以讓一些會員得到一些相應的報酬,解決他們的一些生活開支。
隨著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的加入,聲樂歌舞協會的會員越來越多,劉億平和一些會員表達出了協會應該去幫助他人的想法,這個想法得多了不少會員的支持。劉億平又著手組織成立漣源市助殘志愿者協會,去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和困難家庭。
2018年1月,助殘志愿者協會正式成立。為了提高志愿服務水平,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務的任務,劉億平注重加強學習,組織會員認真學習政治與文化藝術,請指導老師精心創作,指導會員認真排練歌舞、戲曲、詩歌朗誦、樂器獨奏、小品、雜技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通過不斷學習,提高了自身的素質,不少殘疾人在“新家庭”里收獲快樂和自信,又在較短的時間內熟悉了志愿服務的內容,開展了多種活動。
2019年,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市文旅廣體局的相關文件精神,全面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進程,從2017年到2019年,劉億平帶領會員,克服諸多困難,先后三年在伏口、三甲、龍塘等全市鄉鎮巡回演出49場,以精彩的節目形式,感人的情節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傳遞正能量,繁榮了鄉村文化,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為貧困殘疾家庭等弱勢群體解難
劉億平自己成為一個殘疾人后,對貧困殘疾家庭的困難和痛苦更加深有感觸,因此,一直在千方百計盡己之力、盡協會之力去幫助他們。
2018年7月,劉億平帶領協會骨干積極同漣源城北綜合醫院對接,希望醫院出資面向全市幫扶貧困殘疾家庭、貧困戶、低保戶、特困戶就醫。城北綜合醫院是一家民營醫院,開始并不愿意去搞這樣“麻煩又費錢的事”。劉億平沒有灰心,經過兩個月的多次聯系對接,醫院被劉億平的誠心打動,于9月11日出資100萬元成立專項幫扶基金。
劉億平等人也積極無償幫助來城北醫院就醫的殘疾人、五保戶等辦理住院手續、領取住院補貼。“我們基本上不用掏一分錢不算,有時還能領到助殘志愿者協會送過來的生活物資。”不少享受到這項專項補貼的殘疾人和貧困戶高興地說。截至目前,這筆專項基金已經讓360多名貧困殘疾人、貧困人口等弱勢群體受惠。
2018年上半年,劉億平了解到橋頭河鎮風華村一名60多歲的老人在獨子去世后,缺少關愛關心,不僅癱瘓在床,精神也出現了問題。他立即和副會長、秘書長等人對老人上門進行慰問,為老人送去油米等生活物資,自己掏出600元塞給老人。
在生活中,劉億平也是一個熱心公益的人,不僅發動會員無償獻血,自己也已帶頭獻血兩次。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同樣牽動他的心,自己帶頭捐款1000元,發動家人捐款1100元,又發動協會會員捐款3900元。幾年公益做下來,劉億平額外掏錢慰問一些特困人口的金額達到萬余元。
劉億平還經常組織協會會員到敬老院慰問老人,到各鄉鎮慰問看望貧困殘疾家庭,積極參加市文明辦安排的文明勸導活動,幫助殘疾人、老人、兒童等特殊需要群體過馬路,免費提供指路咨詢及其他服務。為營造暢通有序、文明和諧的城鄉交通環境貢獻了一份力量。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劉億平和會員一道參加社區的值勤守崗,扎實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認可。
劉億平雖然略有積蓄,但并不是一個富裕的人。左手因為相連的腦部神經受損,不僅早已嚴重萎縮,有時劇痛難忍。幾年前,兒女們就勸他去上海大醫院做手術減輕痛苦,劉億平一聽說醫療費用需要十幾萬甚至幾十萬,需要的時間也在一個月以上時,他說什么也不肯去了。“手里留點小錢還可以幫助一下那些特別需要幫助的人。兩個協會事情又雜又多,不容許我離開一兩個月。”就這樣,劉億平經常忍痛工作和參加活動。
“幫助的人越多,我的心里越踏實,感覺到越快樂。”一路走來,在劉億平看來,協會和會員的付出得到了政府部門社會的認可,他自己這個會長在其位謀了其事,他才會覺得不愧于心。(肖星群 楊衛星)
來源:漣源在線
編輯:廖堯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