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脫貧先鋒】尹田文:“量身設崗”助脫貧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王云娜 編輯:石成 2020-04-10 14:18:43
        —分享—

        紅網漣源市分站(記者 肖星群 通訊員 王云娜)4月7日早上6點不到,安平鎮梅家村老屋組貧困戶尹田文就起床了,去雜屋喂完雞后,開始給80歲的老母親和三個兒子做早餐。照料好他們之后,尹田文就要去打理村部門口新種的小花灌木,察看光伏發電站的運行情況。

        “村里沒有人比尹田文吃過更多的苦。”村黨支部書記張會蘭說。

        今年48歲的尹田文咬緊牙關,一方面照料好母親,撫養包括腦癱二兒子尹明基在內的三個兒女,一方面努力甩掉“貧困帽”,譜寫了一曲慈父孝子、自強不息,不向命運屈服的“戰歌”。

        二兒子明基,今年8歲,幾個月大時高燒不退,患上腦癱和繼發性癲癇,聽力、肝功能嚴重受損,發起病來還會吐血。尹田文的妻子不堪重負,2014年生下第三個孩子后離家出走,至今未歸。

        這些年來,尹田文既當爸又當媽,始終沒有放棄明基,帶著他四處求醫。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跑遍,一邊帶著3個兒子打零工、撿破爛,一邊為明基求醫。給他看病花費40多萬元,尹田文不僅把以前種植苗木攢下的20多萬元積蓄花光,還因此債臺高筑,陸續欠下20多萬元外債。

        “每次抱著兒子喂飯喂藥都要一個多小時。”兒子是父親的心頭肉,尹田文從沒有想到過放棄二兒子讓他自生自滅。由于經常抱著逐漸長大的二兒子喂飯喂藥,他的左腿現在都有點麻木了。眼下,二兒子的肝功能和聽力都已基本恢復,癲癇不再發作,雖然病兒智力發育遲緩,手腳無力、不能站立,但情況一天天好轉,這一切給了尹田文極大的信心。

        2014年,尹田文評上貧困戶后,曾經癱瘓多年的母親和明基,住院看病報銷的比例相對比較高,近幾年更是高達百分之九十。2017年,因為不想再給黨委政府拖后腿,尹田文找到村黨總支書記張會蘭,主動要求脫貧,摘掉了“窮帽子”。

        2018年開春,尹田文帶著3個孩子來到長沙,在一些夜宵攤子上幫著搞衛生,回收一些酒瓶子,每月收入不固定,平均下來能掙三四千元。但一方面要工作,一方面照顧3個孩子尤其二兒子的擔子太重了,尹田文有點不堪重負。在陌生的城市,人生地不熟,尹田文曾經想過自尋短見、一了百了。低落之際,張會蘭打來電話告訴他,村里要設立一個光伏發電站管理員的公益性崗位,一個月500元報酬,愿不愿意回村。

        回村里能做啥?一開始,尹田文有些猶豫,嫌掙得少。張會蘭耐心地勸他:一來孩子們到了上學的年紀,老在外漂著會誤了他們。二來有公益性崗位,可以帶著老二他們在家門口務工,還可以照顧老母親。三來,只要勤奮,你還可以利用空閑的時間種果樹、種苗木,在這附近打打零工,一舉多得。尹田文動了心,接下這份工作。2018年,他的家里經過危房改造,住上不漏雨的水泥房。

        2019年1月起,尹田文經常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往山林里的光伏發電站進行維護,先看看發電是否正常,再用一把小鋤頭,一點點把地面上的雜草連根斬斷。每個月,他還會把發電板清洗一次,避免故障。

        此外,勤勞的尹田文流轉了村里大片的荒山,在村干部和扶貧工作隊的鼓勵下,種植了9畝黃金貢柚,圈養了300羽土雞。家門口工作,尹田文有更多時間照顧病兒,有時會跟他說話,告訴他爸爸在做的工作,幫他按摩按摩手腳。“離開家里一會兒,我就把明基留在家里。離開要很久時間才能回來,我就推著明基一起去干活。”也因此,在附近的一座小山坡上,村民偶爾會看到一個男人揮舞鋤頭,輪椅上坐著的孩子在看著父親忙碌的感人場景。

        去年9月,看到尹田文工作認真負責能吃苦,過去又有種植苗木的特長,村里又為尹田文設置了一個綠化員的公益性崗位:為村部旁的綠化帶種植樹苗、灌木和草皮,維護兩年時間,確保草木存活。算下來,兩年可以獲得3萬元報酬。老本行派上新用場,尹田文心里充滿感激,干起事來格外用心,他從長沙買來桂花樹、茶花條、紅葉石楠、銀杏樹,紅花檵木等灌木苗子和草皮,再從自家后山挖了幾兜桂花樹,把綠化帶裝扮起來。

        剛種下去是最忙的時候。每天要澆三次水,還要剪枝維護,事情很多。不下雨的白天,尹田文就推著明基一起去,忙不過來就等夜里,安置完孩子們吃飯睡覺后,尹田文再打開路燈接著干,有時候忙到夜里三四點。現在,這些樹苗基本都存活了,只有極少數沒有熬過去年冬季,天氣回暖后,尹田文就會補種。

        “沒有黨和政府的關心,我也許撐不到今天。”2019年,尹田文家的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多元。“我相信,有黨委政府做后盾,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勤奮,在家門口打拼,我們一家人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王云娜

        編輯:石成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20/04/10/7009354.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