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脫貧攻堅】還家鄉綠水青山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廖麗娟 編輯:吳一夫 2019-12-06 18:22:14
        —分享—

        還家鄉綠水青山

        —— 記六畝塘鎮良溪村黨支部書記梁松青

        10月24日,冷風冷雨中,六畝塘鎮良溪村黨支部書記梁松青和六畝塘鎮聯村指導員吳才平、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李慎、隊員劉毅志來到村里的楊木沖水庫,商量水庫的綜合開發利用。“良溪村正在全力進行經濟轉型,再過幾年,良溪村很快能成為景色優美、村民富裕的新農村?!绷核汕鄬ξ磥沓錆M希望。

        良溪村歷來以煤礦、磚廠作為經濟支柱,鼎盛時期有5家煤礦、5家磚廠,村民經濟收入大多在村內企業入股、打工為主。近年來,村內煤礦和磚廠大部分響應國家號召關閉,一方面不同程度地留下了生態環保賬,另一方面給全村發展帶來了一定影響。

        2017年3月,扎實肯干的梁松青從村定補干部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兩年多來,梁松青和村支兩委在工作隊的支持下,積極向市里爭取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對良溪磚廠、楊木沖煤礦等地進行復墾,一方面可以還家鄉綠色,同時也可以爭取政策資金支持,去年磚廠、煤礦復墾面積達50多畝,全部種上了水稻。

        “今年在對原楊木沖煤礦進行復墾時,不少村民自行在復墾區零星種了蔬菜,梁支書日夜做工作,才使復墾工作順利進行。”工作隊隊長李慎說。如今,復墾的30多米水稻豐收在即。

        梁松青堅持以農為本,為了確保糧食安全。自2013年起,他就自己前臺成立了良溪種植合作社。2018年,良溪種植專業合作社繼續完成雙季稻種植面積230畝,獲得豐產。這已是連續第六個豐收年,總產量155.25噸,創收近50萬元。由于是集約化經營,采取土地流轉辦法,解決了大部分農戶特別是低保戶、殘疾人戶等因勞力缺乏而使田地荒蕪的現象。

        “盤山公路修通后,合作社受益最大?!泵缂t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苗紅看到盼了多年通往基地的毛坯路即將基本完工后,高興地說。苗紅種植專業合作社由于交通不便,給合作社的生產資料上山和水果下山增加了不少人力成本。梁松青帶領村支兩委和工作隊積極向有關部門爭取,即將于年底完成毛坯路建設,明年將完成硬化。梁松青介紹,這條路也是村里的旅游線路,可以把種植基地的水果采摘、楊木沖水庫的垂釣休閑、荷花基地的賞花采蓮等串起來,供縣城市民驅車幾公里就能體到驗原汁原味的“鄉村游”。

        對于一些年紀大和就業能力不強的人,梁松青處處為他們留意就業崗位,并極力推薦?!懊磕炅褐紩榻B四五個村民在縣城和婁底就業?!甭摯逯笇T吳才平說。

        梁松青經常將一些困難村民特別是貧困戶的冷暖放在心頭?!傲褐洺_^來看望我,關心我?!彼砂亟M殘疾村民梁立生說。良溪村作為非貧困村,根據政策,梁松青只需要幫扶2戶貧困戶,他自己主動要求幫助4戶貧困戶。除了開展經常的扶貧工作外,他逢年過節會去自掏腰包去看望慰問幫扶對象?!盀榱俗屫毨裟軌蚍€定脫貧不返貧,為了實現親幫親、戶幫戶,10月初,我倡議成立了良溪村愛心基金群”。記者看到,基金群成立不足半個月,就有本村40多名愛心人士加入,募集愛心款項達29100元?!斑@主要用于對貧困戶的臨時救助和貧困戶子女的上學費用?!痹趪曳鲐氄咧?,良溪村的貧困戶又多了一份“愛心保險”。

        “在與勝利村接壤的地方還有200多畝荒山荒地,村里正在規劃流轉給合作社來種植中藥材?!彪m然如今的良溪村經過幾年努力,“黑金經濟”留下的影子很難見到,但梁松青覺得荒山荒地就要披上綠裝,“蛻變”成為金山銀山。目前相關的土地流轉和村民矛盾的調處正在推進,一個有花有果、有好水好山的良溪村,很快將以新面貌示人。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廖麗娟

        編輯:吳一夫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19/12/06/6305198.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