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村現“初心”
—— 記七星街鎮紅聯村黨支部書記伍龍全
10月22日,天剛放亮,七星街鎮紅聯村黨支部書記伍龍全就來到一所廢棄學校的低矮房子里給400多只雞仔喂早餐,再觀察雞糞來確定雞仔是否處于健康狀態。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他必須早上8點前趕到辦公室,所以他每天養成早起打理自己產業的習慣。
今年45歲的伍龍全在河北當過四年兵,擔任過班長,還入了黨。1996年回到家鄉后,伍龍全干起了個體運輸。2004年擔任村定補干部,2011年開始擔任村支書。“國家政策越來越向農業農村農民傾斜,我得抓住機會為村民多做點什么。”從2015年開始,伍龍全徹底放下了個體運輸,一心一意干好本職工作。
“我應該要比別人先進優秀。”部隊的磨練養成了伍龍全“爭強好勝”的性格。他覺得自己擔任村支部書記,雖然不能外出掙錢,但可以往農業、往種養殖方面發展。
2015年下半年,伍龍全投資30萬元搞起了20多畝葡萄基地,種上美國紅提、日本青提等品種。基地長期聘請4名貧困戶長期用工,貧困戶年平均工資在3萬元以上。桐子片貧困戶盧成群自2015年在基地務工以來,每年收入近4萬元,不僅于2018年摘掉了貧困帽,還有了存款。伍龍全自己也抽時間和貧困戶一起除草、施肥,葡萄收入每年達到10多萬元。
伍龍全的帶頭勤勞致富行為激發了不少村民發展種養殖來脫貧致富。六組貧困戶盧紅亮和妻子李艷是村民有名的“勤勞搭檔”,盧紅亮在外面打工,李艷則每年喂養雞鴨鵝在1000只以上,夫妻倆年一年多就甩掉了貧困帽,今年還買了新面包車。
紅聯村雖然是非貧困村,但近幾年來的脫貧攻堅也使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公路得到了硬化、水利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越來越多生產生活條件讓不少貧困戶想發展產業增加收入。
“搭幫支書借給我資金,我今年養了400多只雞。”十八組63歲的貧困戶伍國豐高興地說。伍龍全和七星街鎮駐村幫扶的顏妙、陳偉清、肖勇兵到伍國豐家入戶走訪、宣講扶貧政策尤其是產業獎補政策時,伍國豐多次表達過自己干不了重體力活,想養雞又沒有啟動資金的想法。今年7月,伍龍全借給伍國豐4500元購進了雞苗。“雞大部分已經長到了兩斤以上了,再過幾個月就可以出售了。”伍國豐高興地向伍龍全報喜,
行走在紅聯村,但見山上玳玳酸橙樹苗青青,山腰光伏發電站“奪人眼球”,山谷養豬場豬兒歡叫。“非洲豬瘟沒有給我的養豬場造成大的損失,搭幫工作隊和伍支書。”“場主”盧長春面對非洲豬瘟,起初防范意識不強,伍龍全和村支兩委成員、工作隊員經常上門督促其搞好消毒工作,通過嚴防死守,成功把非洲豬瘟“拒之場外”。
“為了讓在深圳發展的村民伍鳳軍回來發展,伍支書做了不少工作。”陳偉清說。伍鳳軍原來在深圳發展,伍龍全多次打感情牌,又積極為他流轉荒山荒地,2017年,伍鳳軍回到家鄉開發了100多畝荒山荒地種上了玳玳酸橙。“村里目前正在規劃把剩余的1000畝荒山通過村企聯建的方式,全部種上玳玳酸橙。”伍龍全看到玳玳酸橙種植效益可觀,決定進一步擴大規模,也能夠帶動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務工。
看到村里從事種養殖的村民越來越多,伍龍全非常高興自己的“產業興村”思路得到逐步得到實現。為了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伍龍全成立了漣源市源泉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與村里近30余戶從事種養殖的貧困戶簽訂保底收購協議,讓他們只管放心干,干了就“穩賺不賠”。
“今年試養400多只雞,等養殖成功了,明年再在村民中推廣土法養雞。”為了掌握養雞技術,伍龍全利用空閑和晚上時間鉆研養殖書籍,外出參觀時向人請教,再加上摸索,他的養雞技術越來越好,“今年雞蛋孵化出的雞仔成活率在95%以上。”語氣中有自豪,更有一個致富帶頭人的“初心”。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廖麗娟
編輯:吳一夫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19/12/06/630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