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區“菜園子”
—— 記藍田街道聯興村黨支部書記周榮強
10月20日,陰雨中行走在藍田街道聯興村的青山綠水之間,但見田野里、山坡上有不少村民挖土、彎腰種蔬菜苗的身影。“現在全村種蔬菜成規模的有60多戶村民,全村蔬菜收入在300萬元以上。”村黨支部書記周榮強高興地介紹。
聯興村距離城區僅4公里,有耕地1300多畝,村里辣嶺、大水、豐積等7個村民小組村民利用靠近城區的優勢,以蔬菜種植為主業。在我市其他大的蔬菜產業基地成型之前,“聯興蔬菜”幾乎可以左右城區蔬菜市場價格,“城區一天沒有聯興蔬菜上市,那一天蔬菜價格就會上漲四五角錢。”不少中老年對此引以為傲。
2011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周榮強決定一方面進一步壯大蔬菜產業,一方面利用土地搞水果種植,“聯興村有傳統,有優勢,村支兩委決定讓村民靠山吃山、靠土吃土,把聯興村打造成為特色農業村”。
周榮強帶領村支兩委一班人積極爭取相關項目資金,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完善水利設施建設,便于村民進行蔬菜灌溉,近年來,在藍田街道駐村幫扶工作隊的支持和協調下,對20多口山塘進行了整修,對飛躍水庫進行了維修加固,實現了組組通公路,這些都極大地調度了村民擴大種植規模的積極性。豐積組57歲的村民見到用水方便了,近兩年擴大蔬菜種植面積,如今,他家6畝蔬菜每年收入達到五萬元以上。
幾座山頭上的柑桔黃了,成了村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周支書有求必應,隨喊隨到。”36歲的漣源市一品百果園專業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周雄軍由衷地說。而為了把在外發展的周雄軍引回家鄉發展,周榮強多次與周雄軍談心溝通,并向他承諾“有什么困難和要求找我,我絕不推辭。”原本猶豫不決的周雄軍也就放下了顧慮,2012回到聯興村承包了一些荒山荒地,栽上了果樹、葡萄等水果。
事實上,周榮強和工作隊、村支兩委積極幫助合作社申報項目、完善相關資料,調處一些村民矛盾,讓合作社只管安心發展。如今,合作社如今與全鎮47戶貧困戶發生利益聯結,本村也有5名貧困戶聯結。除此之外,合作社還長期聘請名貧困戶長期用工,最多的貧困戶每年收入2.6萬多元,季節性用工最高峰達30余村民。合作社水果基地面積達到了300多畝,每年為貧困戶提供入股分紅和人工工資共計達到30多萬元。
由于聯興村地理位置特殊性,農作物容易遭受風災,周榮強積極引導村民為1000畝玉米、水稻投保。遇到一些村民不理解,周榮強上門耐心做解釋引導工作,目前,村民農業投保積極性很高,應對自然災害能力增強。2018年,積極爭取項目支持,投進38萬元完成人畜安全飲水工程,7個季節性缺水的村民小組800余村民再無用水之憂。
“現在村里幾乎沒有荒山荒地了,有點土地都被村民開發過來種蔬菜、水果了。”周榮強說。在家里能夠有較好的收入,不少村民自然“見縫插菜”,在村民居住地的附近,也就幾乎找不到荒地了。
“為了搞過聯興村的經濟,周支書動了不少腦筋。”幫扶工作隊隊長譚達說。為了讓村民賺錢有更多門路,周榮強自己掏錢到四川開江縣考察特色水果種植,邀請湖南農大專家來村指導,但由于土壤特性和地域限制,聯興村暫時沒有“新辟財源”,但周榮強仍在積極尋找適合本村發展的路子。
“蔬菜產業已經漸成規模,村里要求菜農堅持綠色無公害種植,一方面向市場提供健康蔬菜,一方面有利于打響聯興蔬菜品牌。”周榮強目前又在對接食品加工企業,考慮在村里建立扶貧加工車間,提高蔬菜的“附加值”,提供就業機會,讓村民有更多收益。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廖麗娟
編輯:吳一夫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19/12/06/630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