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美村越來越美了”
—— 記三甲鄉巖美村黨支部書記陳清潔
10月18日,走進與新邵縣潭溪鎮毗鄰的三甲鄉巖美村,和煦的陽光下,青山環繞,家家窗明幾凈、10余名老人在村老年人活動中心里看報、下象棋,好一幅和諧山村美景圖。賞心悅目之際,竹林深處不時傳來挖機的轟鳴聲。“村里爭取了4公路公路建設項目,一條路通往藥材基地,一條路通往紅毛嶺,方便村民運輸竹子,也是森林防火帶。”村黨支部書記陳清潔告訴記者。
巖美村是非貧困村,2016年由原東山村和原巖美村合并而成,地處偏僻,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3戶182人。2011年,陳清潔由村支委“直升”為村黨支部書記。
“陳支書得到了原村黨支部書記陳今瑞和黨員的認可,也是群眾信得過的人。”三甲鄉駐村幫扶的工作隊員李勇說。
“黨員和村民這么信任我,我每天都感覺壓力大,生怕工作沒干好。”陳清潔說。而為了不辜負村民們的期望,這種壓力一直都推動陳清潔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努力為村民謀幸福。
近幾年來,為了提高村民素質,陳清潔帶領村支兩委一班人以村民小組自治為主,開展文明家庭、衛生文明戶、星級文明戶、平安家庭、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評先評優活動。在全村形成了濃厚的你追我趕爭做文明村民的新風尚。
村里的陳遂佰、陳遂仲孿生兄弟一直支持村里的公益事業。多年來,硬化主公路、亮化工程、安全飲水、村級文化廣場建設、捐資助學都有兄弟倆的影子。陳清潔和村支兩委 注重以典型事例來促進道德教育,以身邊典型教育引領身邊人,村民的文明素質進一步提升,巖美村先后獲評漣源市、婁底市文明村,2018年獲評省衛生村。看到日益整潔的家園,不少村民高興地說:“巖美村越來越美了”。
村民的素質提高了,2018年村規民約的制訂通過、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都變得簡單有效。如今,巖美村不僅全村禁燃還限塑,紅白喜事規模縮水,再不見大操大辦。村規民約被評為省級典型先進村。為了守護家園的美麗和平安,黨員和村民自發組成義務巡邏隊伍,定期對村域內各村民小組進行巡邏,幫助及時排除安全隱患和矛盾糾紛,巖美村連續多年實現了無信訪、無上訪案件的發生。“村民鄰里之間這幾年來沒有發生過大的矛盾糾紛,一點小糾紛在村組就化解了。”陳清潔語氣中有種自豪感。 2018年,巖美村被市委政法委評為“平安村(社區)”。
“貧困戶要穩定脫貧增收,一定要有產業。” 2018年上半年,陳清潔和聯村指導員黃才文、幫扶工作隊隊長周艷玲一起多次動員村里在外面承包工程的能人陳歷品回家鄉發展。為了讓合作社能夠早日成立,陳清潔和村支兩委一班人決定先把土地流轉好,“虛席以待”。
由于擔心土地流轉后土地界限可能不清楚等因素,一些村民起初并不是很愿意。陳清潔就決定由黨員組長帶頭簽訂協議,再動員其他村民自愿簽訂流轉協議。遇到小部分思想不通的村民,陳清潔三番五次上門溝通,講扶貧政策,講產業發展帶給村里的好處。3個月下來,100多畝荒山荒地流轉完成。2018年11月,陳歷品回到了家鄉成立了巖美種植專業合作社,種上了白芨、黃精、七葉一枝花等中藥材。
“我在合作社做事,不到一年賺了5000多元,生活費和零用錢不用愁了。”巖嶺組60多歲的貧困戶黃鳳姣高興地說。合作社大量用工都是優先聘請貧困戶和一些就業能力不強的村民,讓許多村民在家門口干寫除草、栽苗等活計,除了土地租金還有工資收入。合作社成立不到一年,發出的人工工資近15萬元。
今年5月,工作隊和村里積極爭取項目,把進出基地的狹窄小路變成了寬闊公路,陳歷品看到了村干部的誠心和熱情,計劃再擴大種植規模。
挖機轟鳴處是三甲鄉黨委政府準備打造的謝家村和巖美村連片的萬畝竹林生態游,目前正在進行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陳清潔也希望借助這股“東風”,做好山頂的天然溶洞、竹海、小型水庫的文章,為村民再添一條致富門路。
2018年9月,陳清潔被評為婁底市“最喜愛的村干部”,面對榮譽,49歲的陳清潔表現出的仍然是心頭揮之不去的“壓力感”:“盡力干好每一件工作,能夠得到村民的認可,我就心滿意足了。”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廖麗娟
編輯:吳一夫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19/12/06/6305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