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種下“致富果”
——記渡頭塘鎮增加村勤勞致富典型黃軍輝
“今年種植黃桃、喂雞等除去成本,一家人純收入近4萬元。”9月20日,渡頭塘鎮增加村增加組黃軍輝地向記者“報喜”,高興之情溢于言表。
2014年,黃軍輝被評為貧困戶。2016年10月,市水利局駐點幫扶增加村,副局長劉為吾結對幫扶黃軍輝,工作人員歐陽均年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
“劉局長第一次來我家走訪時,我天天為一日三餐發愁,賒米吃都有兩個月時間了。”2016年11月,黃軍輝對劉為吾和歐陽均年的第一次走訪印象特別深刻,那段時間他家里窮得揭不開鍋,看到幫扶干部上門走訪,卻不是特別高興,心里有一種“真幫我還是假幫我”的疑問。一杯熱茶聊下來,劉為吾了解到了黃軍輝的“疙瘩”:自己種植技術不行,缺資金,對發展前景沒底氣。劉為吾通過溝通,一一“對癥下藥”,幫黃軍輝樹立了通過種養結合實現脫貧致富的發展信心。
自2014年開始,黃軍輝就在全村流轉了200畝土地種植黃桃、水蜜桃等水果。由于投產時間長,黃軍輝籌措的資金全部投進去,還沒有收到回報,造成了那種貧困潦倒的境地。劉為吾很快為他爭取到了5萬元小額信貸,并積極為他家落實教育助學、產業獎補等扶貧政策。黃軍輝又有了繼續發展產業的信心。“剛拿到5萬元的那幾天晚上,我興奮得睡不著覺,總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做好種養這篇文章。”而為了提高種養技術,黃軍輝去長沙參加了兩次種植技術培訓。
黃軍輝和妻子廖湘蓉是村里有名的“勤勞搭檔”。他們不怕賣力,就怕無處費力。多項利好消息紛至沓來,讓夫妻倆感覺每天有使不完的勁。黃軍輝每天起床后就開始料理兩口魚塘的“早餐”,還要不時打理10多箱蜂蜜,隨后就鉆進果林,除草、施肥等等,幾乎不出來。四月桃樹掛果的時候是最忙的,為了讓桃子品質更好,個頭大而好看,黃軍輝和妻子要對7000多株桃樹進行篩果,掛果的枝頭經過篩果只剩下二三個果實。而5至8月賣桃子的時候是最辛苦的,白天要賣桃子,晚上要守桃子,其他工作照樣要做。不用料理果樹的日子,黃軍輝夫妻倆各自在外面打工,夫妻倆打零工的收入每年在一萬元左右。
今年,夫妻倆又在果樹下養了400余只走山雞,“雞糞下在果樹旁邊就是好肥料。”廖湘蓉因為要照顧孩子,在家里的時間更多了,于是就又養雞來增加家庭收入。
雖然果樹有些年份收成不是很好,7000多株產量也有兩三萬斤。這幾年,黃軍輝的黃桃、水蜜桃、高蜜桃通過幫扶責任人和工作隊的極力推銷,加上品種優良,早已名聲在外,吸引長沙、婁底、周邊居民前來體驗采摘樂趣,桃子純收入每年有三萬多元。
回顧走過的脫貧路,黃軍輝對國家的扶貧政策和幫扶責任人的傾心幫扶,有著道之不盡的感激:“現在每年收入穩定,我們再也不會有那種無米下鍋的窮日子了。”2017年底退出貧困戶行列的黃軍輝,如今對生活充滿了美好期冀。而感恩扶貧政策帶領全家“飛過困境”的黃軍輝,正在考慮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帶領其他貧困戶一起勤勞脫貧致富,為扶貧事業貢獻點力。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廖麗娟
編輯:石成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19/10/17/6127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