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峰村戰貧記
——市司法局駐安平鎮金峰村幫扶工作紀實
安平鎮金峰村是由原牛郎村和長肖村合并而來,2017年7月,市司法局重新組建駐金峰村幫扶工作隊,肖于謨被組織選派到該村任一支書、幫扶工作隊隊長,開始了他的駐村幫扶工作。
“黨建+”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幫扶工作隊駐村后,發現村支兩委班子不團結、領導班子渙散的現狀,嚴重的時候還互相拆臺。集體要發展,領頭羊是關鍵,而村子要發展,村支兩委班子是關鍵。于是,工作隊以黨建建設為抓手,著重加強村支兩委班子建設,通過個別談心、召開民主生活會并邀請鎮黨委書記梁革軍到會指導、邀請后盾單位市司法局黨組書記盛輝雄給村支兩委同志上黨課等方式,進一步提升村支兩委的凝聚力、戰斗力,履行好推動發展、服務人民、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職責。
與此同時,幫扶工作隊深知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在走訪中了解到貧困戶劉光文有養殖技術,但缺乏資金后,便和村干部一起幫他申請小額信貸5萬元,鼓勵他發展養殖業。有了資金撐腰,劉光文便抓住了這一機遇,在取得了一定的收益后,從2017年養殖5頭牛、20余只羊,到2018年養殖規模達到20頭牛,100多只羊,實現盈利達四五萬余元,并于2018年成功脫貧。劉光文現在逢人就說:黨的政策好,我的致富路有奔頭了。
有了第一個“吃蟹”的,村民們的內心動力就被點燃了,非貧戶吳旭南在了解市場行情后,與工作隊溝通覺得養豬效益不夠顯著,于是,在工作隊的鼓勵下投入50萬元由養豬轉型養牛,成立珂福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已存欄100頭,帶動了5個貧困戶加入合作社,也陰差陽錯的避開了非洲豬瘟;吳典元、吳朝修、吳碧林等一批貧困戶也主動發展產業。
通路通水,完善基礎設施
2017年9月,工作隊和村支兩委認真商量,規劃將全村村組公路全部硬化,向市里申報村組公路硬化扶貧項目,資金來源采取爭取扶貧資金解決大部分、受益戶自籌小部分的方式。規劃確定后,按照“四議兩公開”要求,村支兩委立即組織召開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大會決議,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取得了廣大村民的支持。10月份,村組公路硬化開始實施,施工過程中,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干部遇到困難就集體商量解決,遇到矛盾糾紛就主動上門化解。全村約8公里的村組公路硬化解決了村民多年來“行路難”的問題,同時也為發展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金峰村由于地勢較高,多年來找不到合適水源,2017年村民自行籌資將鄰村的麻溪洞水廠的水引入,但不到半年,由于天氣原因,麻溪洞水廠的水無法正常供水,村民長期無水可用。2018年,幫扶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將安全飲水項目作為重中之重,根據金峰村是原牛郎村和長肖村合并而成的實際情況,決定將金峰村的飲水項目分作兩部分來實施,原牛郎村水源豐富,只需要組織實施就可以實現安全飲水,于是采取扶貧項目的方式,爭取扶貧資金70萬元單獨立項解決。
原長肖村缺少水源,肖于謨和村支書吳選成挨家挨戶詢問當地老人,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找,看看村里哪里有水資源,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仔細尋訪,終于找到一處地下水源,經勘測完全可以滿足原長肖村村民的飲水需要。通過協調,又爭取到市國土局的基礎設施完善項目,將原長肖村的安全飲水項目成功立項。目前,村民已經全部能喝上這股干凈的地下水源。
幫扶工作隊為了改善醫療、教育等資源匱乏的問題,建設了村衛生室、留守兒童之家,讓村民看病有人醫、兒童有書看等一系列問題。通過兩年多的努力,現全村貧困戶96戶339人,其中87戶328人已脫貧,綜合貧困發生率0.61%。對照我省貧困村退出驗收標準,金峰村綜合貧困發生率控制在2%以下,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完善,全村已于2018年退出貧困村序列。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石成 肖星群
編輯:石成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19/08/28/589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