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脫貧攻堅】開啟“仙洞”致富門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吳偉林 編輯:石成 2019-08-28 16:47:00
        —分享—

        開啟“仙洞”致富門

        8月13日,在七星街鎮仙洞村海拔300多米高的一條新修公路上,巖上組53歲的貧困戶陳春生駕駛三輪摩托車輕松地把養牛需要的一些原料拉進了家里。“公路修好前,我種田養牛需要的物資要馬馱很遠,今年上半年工作隊和村支兩委把路硬化后,我把養了多年的馬都賣了,現在物資輕輕松松就到了家門口。”陳春生高興地說。路通了,他靠山吃山發家致富的勁頭更加足了。

        2017年底,仙洞村整體退出貧困村行列后,市人武部、市國調隊、市文旅廣體局駐村幫扶工作隊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鼓勵村民發展合作社或分散發展產業,如今,仙洞村也越來越美了。

        精準識貧

        仙洞村由原曾家橋村和仙洞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40戶,446人。

        2017年4至6月,我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精準識貧、識真貧專項整改行動,3月由市人武部派駐駐仙洞村剛開展幫扶的王四紅,在扎實開展了一輪入戶走訪后,又和工作隊員邱術一同找村民代表、黨員組長談心談話,掌握第一手資料,依法依規依程序,不走過場,敢于啃硬骨頭,開好專題會議,重新刪除非貧戶,納入真正貧困戶,核減力度居全鎮前列,工作力度和難度可想而知。

        為了做好基礎資料,王四紅經常十來天不回家,住在會議室,有時每天連續加班到第二天凌晨三四點鐘。“王書記,你可以休息了,不要累倒在我們村辦公室。”對于王四紅的拼,村黨支部書記曾莉有點“不高興”,下起“逐客令”。

        脫貧攻堅永遠在路上。工作隊并不因為已經脫貧就“馬放南山”。在今年根據全市“春季攻勢”五張清單進行問題自查時,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繼續進行申報核實和整改清零工作,共核查出疑似錯退 1例,疑似漏評5例,政策落實遺漏8例,信訪矛盾和群眾意見清單4例,通過扎實整改,現已全部清零。

        扎實推進結對幫扶“全城行動”。4月份以來,仙洞村全體市鎮村幫扶責任人按市委政府決策部署,深入群眾,撲下身子,與群眾開展“同學習,同勞動,同搞衛生”活動。市委常委、市人武部政委段德學多次深入仙洞村,入戶走訪貧困戶,鼓勵他們發展種養殖,想方設法籌措資金解決一些村民關心關注的實際問題,扎實的工作作風感動了村里的貧困戶,眾人聯名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送到省軍區和婁底市軍分區,再現軍民魚水情。

        身先士卒助脫貧

        “沒有王書記,就沒有仙洞村今天的面貌。”曾莉由衷地感慨。如今的仙洞村,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善,產業發展方興未艾,村民人居環境越來越美。而王四紅和幫扶隊員、村支兩委一同奮斗的身影一直銘刻于村民心中。

        2017年“6.30”特大洪災,仙洞村200多畝農田被淹,1800米河堤被毀,到處是滿目瘡痍的景象,直接經濟損失達500余萬元。農田里泥沙和雜物最高處達1.5米,許多村民認為這些田再也不能耕種了。

        王四紅一方面積極組織匯總匯報災情,一方面組織支村兩委和村民開展生產自救。“當時最難的是泥沙的堆放問題。”王四紅考慮到泥沙既不能簡單堆放到河道里堵塞河道,也不能簡單運到山上破壞生態,于是想到了讓村民自行“消化”。經過動員,本村以及鄰近村莊把泥沙覆蓋到一些貧瘠的土地上種上了蔬菜,栽上了果樹。而經過清理的農田又得以重新恢復了功能,2018年6月初順利插下秧苗,很快就能獲得豐收。損毀的1800米河堤,工作隊員向“娘家”匯報,積極爭資爭項后,大部分得到了修復。

        給村民系上“產業保險帶”

        仙洞村不少地方土地貧瘠、土塊小、土壤薄,但辦法總比困難多。今年6月,工作隊和村支兩委多次請專家、科技特派員來村里測量土壤,“把脈”發展之路。仙洞村除了擴大已有的100畝蓮藕,還準備按照專家建議,在一些土壤較好的地方種上油茶林。

        此外,全村121戶貧困戶408名貧困人口和橋頭河博盛生態園、康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委托幫扶協議,每人每年將穩定獲得560元的穩定收益。同時,鼓勵5戶有創業想法的貧困戶進行自主發展產業,目前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實現了產業發展覆蓋全體貧困戶的目標。

        而2017年10月建成的光伏發電站開始產生效益。一年下來,發電站收益達5萬多元,其中一部分資金將直接分紅給通過公示的10戶貧困戶,為他們提供源源不斷的基本生活保障,一部分將作為村級集體資金,用到該用的地方。

        今年,工作隊和村支兩委更加注重產業發展,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在馬蹄組、洞灣組、大坪組、新屋組開墾荒山,建紅心柚250畝,岸邊組、梓山組、唐家組油茶林200畝,扶持成立聚鑫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共與15戶貧困戶產生利益聯結。工作隊和村支兩委今年上半年按照每人一株紅心柚苗的標準免費發放到戶,和原有免費發放的臍橙一起,鼓勵村民通過在房前屋后栽種,既美化環境,也能獲得一定收益。

        工作隊還利用農戶自然生產條件與山地山塘特殊環境,加大對生態土豬,黑山羊、肉牛的養殖投入,今年重點扶持曾躍秋等戶黑山羊養殖,實現農民增收,并通過親幫親戶幫戶,幫助一些貧困戶穩定增收。

        “我們將用心用情,以繡花功夫做好駐村幫扶工作,進一步抓好政策落實,防止貧困戶返貧,大力發展因地制宜的產業,增強自身造血功能,鞏固脫貧成果,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一直在思考如何打開仙洞村“致富門”的王四紅信心十足地說。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吳偉林

        編輯:石成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19/08/28/5897359.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