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脫貧攻堅】潛心駐村用真情 精準扶貧顯成效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黃超 徐舒程 編輯:石成 2019-08-19 15:58:00
        —分享—

        潛心駐村用真情 精準扶貧顯成效

        ——婁底市工信局駐龍塘鎮江口村扶貧工作隊工作側記

        2018年6月15日,由婁底市經信委(現工信局)主辦的“婁底市企業家愛心扶貧和產業扶貧”活動現場,婁底市11家愛心企業家代表向江口村貧困戶代表、貧困戶中小學生捐贈了價值三萬余元的物資。婁底市企業家代表還與龍塘鎮江口村簽訂愛心幫扶意向書,婁底美厚科技有限公司與龍塘鎮江口村簽訂了設立扶貧車間的合作協議。

        “脫貧攻堅是當下擺在我們每一個黨員干部面前不可推卸的重任,是歷史賦予扶貧隊員們的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使命,我們將利用自身優勢,結合江口村實際,發揮地方長處,扎實開展扶貧工作。”活動現場,婁底市工信局駐龍塘鎮江口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村第一書記朱海雄生動詮釋了扶貧工作隊員扎根基層、履行時代賦予肩上的責任與使命的生命價值。

        推動基礎設施建設,舊貌換新顏

        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關系到村容村貌、惠及全村村民,更關系到村級經濟的持續發展,也是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迫切要求。

        江口村由于底子薄,公共基礎設施嚴重滯后,制約了村級經濟的發展。為了改善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隊把2018年確定為村級基礎設施重點建設年,和村支兩委一起想方設法推動村級基礎設施建設。

        積極打造江口村村級公共服務平臺,認真開展基層黨組織活動,樹立良好的鄉風文明,同時對黨員群眾或貧困戶開展農業技術、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每周定點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聽取群眾訴求,為群眾排憂解難,使公共服務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取得了明顯成效。

        加快已申報項目的建設。2018年江口村申報扶貧項目資金100萬元, 加寬硬化雙龍公路 1730米, 硬化陳家組公路1500米, 硬化竹山組公路800米, 實現了村內組組通公路;維修了部分水渠200米, 保證了基本農田的灌班。 同時在漣源率先完成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升級改造項目。 協調爭取后盾幫扶單位的支持,通過協調, 婁底市經信委先后組織幫扶資金50萬元,修建防洪堤380米,修建了攔河壩大橋和江口渡橋兩座,新修建了大水坑水渠400米,維修了潘家沖水渠700米。在漣源率先完成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升級改造項目,協調鐵塔公司,新修建信號塔,完善了通訊網絡,村級面貌發生了顯著改變,讓村民感受到黨的政策好,感受到扶貧干部的無私付出,提高了群眾滿意度。

        創新幫扶方式,讓貧困戶就近就業

        從工業戰線的“老兵”,到扶貧領域的“新兵”,扶貧工作隊牢記使命,深入扶貧村潛心扶貧,走出了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對勞動能力較弱的貧困戶采取傳統養殖業幫扶。2018年5月,對每個有條件的貧困戶, 工作隊通過幫扶責任人對每戶贈送50羽雞苗或80羽鴨苗,增加貧困戶的養殖收入,拓展增收渠道,強化貧困戶自我“造血功能”,既克服了直接送錢送物的弊端,又調動了貧困戶勞動致富的積極性。對全村貧困戶中的57戶有條件的貧困戶共送去雞苗2130羽、鴨苗830 羽,金額達到了3萬余元,年底有15萬元的收入。

        2018年6月15日與婁底美厚公司簽訂興辦扶貧車間意向協議后,通過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和多次協調對接,終于在2018年8月8日簽訂扶貧車間正式落地協議。目前扶貧車間已安排當地30人就地就業,其中貧困人口11人,員工學徒期間每月保底1800元,熟練工最高工資達2600元/月,全村年務工收入可增加近百萬元,使村民就業不出村,脫貧有保障。

        積極主動地幫助本村永福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加強永福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自身的制度建設和業務經營,組織培訓,提高合作社專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農產品經紀人的業務素質,全面提高合作社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定期進行加強指導和支持,為永福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主動提供政策、技術、信息等服務,積極爭取項目支持,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為永福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通過利益聯結機制,與14戶農戶59人簽訂勞務用工協議,與60戶貧困戶219人簽訂農產品保底收購協議,惠及全體貧困群眾。

        把貧困戶裝在心里,用情用心做好群眾工作

        2018年11月連續多天暴雨,工作隊在入戶走訪過程中,發現貧困戶吳元香家房子有部分漏水現象,雖然房屋結構尚可,若不及時修繕將有安全隱患之憂,工作隊立即和村支兩委研究決定,先進行修繕再按照程序上報,大家分工協作:村秘書負責購買材料,村支書負責請泥工、木工,工作隊負責組織資金, 11天的時間更換了21根梁,添置了70片石棉瓦,粉刷了墻面并修繕了廁所,徹底解決了吳元香老人住房安全問題。看到煥然一新的房子老人非常高興,逢人就說:感謝政府、感謝工作隊!每當工作隊經過,她都盛情的邀請隊員進屋坐一坐喝杯茶,大家心里感到十分溫暖。

        貧困戶吳湘波因吸毒關進了看守所,朱海雄帶領工作隊員前去看望,與管教民警一起做思想工作,并自掏腰包送上慰問金,面對鐵窗,他流著淚對朱海雄說:“我一定聽朱書記的話,出來后重新做人”,出獄后朱海雄又帶領隊員們多次上門看望,鼓勵他勤勞致富,現在吳湘波徹底遠離了毒品,重拾了理發手藝,也履行了承諾。

        抓住“關鍵少數”,弘揚鄉風文明

        工作隊把村中黨員干部這一“關鍵少數”的“扶志”放在首位。工作隊組織黨員干部每星期一召開工作碰頭會,每月召開黨建工作專題會,每個季度召開一次全體黨員大會,并上一次黨課。2018年11月2日,工作隊組織全村黨員、組長、村民代表50余人,赴省黨建先進村新化縣油溪橋村參觀學習,并以“學先進、找差距、補短板,倡導鄉風文明好規范;上黨課、聚人心、繪藍圖,建設幸福美麗新江口”為主題,開展了重溫入黨誓詞、上黨課等活動,對全體黨員震動很大。“這次考察收獲很大,不虛此行,對江口村的未來更堅定了信心,一定要支持村支兩委和工作隊的工作,把江口村建設好。”不少村干部異口同聲地說。

        61歲的村民吳金時,他在2014年發現患口床分化鱗癌,其妻張卿連患老年癡呆癥,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吳金時勇敢地承擔起生活的重擔,雖享受了政府的二類低保,但他仍力所能及地承包2畝多魚塘,在自家后院喂養了60多只雞鴨,種了蔬萊。同時對妻子悉心照顧、不離不棄。村支兩委和扶貧工作隊通過開展“發現身邊先進典型”活動,挖掘了一批像吳金時這樣從脫貧靠自身、敬老愛幼、夫妻和睦、樂于助人、愛崗敬業、敢于擔當、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及熱心支持村里建設的好人好事,總結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以弘揚正能量,推進文明美麗江口建設。

        一位村民在村部握著駐村工作隊隊長、村第一書記朱海雄的手說:“感謝你們扶貧干部,為我們建好了橋,修好了路,還把工廠開到了家門口,你們扶貧辦公室的燈光是全村最晚熄滅的,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好的駐村干部!謝謝你們!”這一聲“謝謝你們” 深深的震撼和溫暖了所有駐村干部的心,雖然簡單,卻彌足珍貴。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黃超 徐舒程

        編輯:石成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19/08/19/5821151.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