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一大早,龍塘鎮馬頭新村馬坳組50歲的劉世群忙碌開了,為癱瘓在床的姐姐劉利群擦洗身子后,又忙著為哥哥姐姐張羅早餐。劉利群癱瘓38年,52歲的哥哥劉標忠一出生就有智力障礙。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劉世群由小姑娘變成了奶奶級別的人,唯一不變的是姐妹深情。
“我現在就像是有固定工作的人一樣,每天都很充實。”面對每天周而復始的生活節奏,劉世群微笑著說。
接過重擔照顧哥哥姐姐
1981年,18歲的劉利群在一建筑工地打工時,從3米多高的地方摔下,造成雙下肢沒有知覺,只能臥床。其時劉世群還在上小學,媽媽在醫院里照顧姐姐和帶著姐姐四處求醫的日子里,她和二姐劉建群承擔起了家里的家務活。一年后,劉利群病情不見好轉,就開始了在家里臥床的日子。
父親要外出打工賺錢養家,照顧劉利群大部分由母親負責。劉世群放學回來,有時也幫大姐擦洗身子,夏天,幫姐姐扇風去熱。
18歲那年,劉世群和鄰村的劉富春結婚了。劉富春很清楚妻子的家庭情況,還是毅然做了上門女婿。“這樣,我們夫妻倆可以一起照顧大姐。”木訥的劉富春心地非常善良。
1991年,母親突發疾病離世,二姐也出嫁了,照顧哥哥姐姐的責任落到了劉世群和丈夫劉福春身上。以前,劉世群用舊衣服墊著大姐身子,經常過來查看姐姐是否尿濕了,衣服一臟了就幫姐姐換掉。
“那時候沒有尿不濕,我經常晚上打著手電到池塘里洗臟了的衣褲。”劉利群知道姐姐愛面子,于是就晚上行動,晾衣服都是晾在屋后。
每天不定期幫姐姐擦洗身子,要做飯菜,又要帶孩子,公公和丈夫都要出去打工賺錢,結婚后沒有母親的日子,生活的苦和累可想而知。劉富春很疼惜妻子,晚上回到家里,也會幫著做些家務活。
兩個兒女年幼時,為生活所迫,劉世群也需要外出打工貼補家用。那樣的日子,劉世群總是天未亮就起床幫姐姐擦洗完身子,做好早餐后,再煮好中飯熱在火坑邊。晚上一身疲憊回到家里,劉世群又要幫哥哥姐姐煮晚飯,還要洗好衣服、喂好雞鴨。再苦再累,劉世群也沒有向姐姐發過脾氣。
劉世群也是村里有名的勤快人,一對兒女長大后,在丈夫的幫襯下,劉世群最多的時候耕種了6畝多田地,種上水稻、玉米、蔬菜,喂了幾十只雞鴨。
再苦再累再窮都不虧姐姐
“1996年建完房子,我和丈夫幾乎吃了一個多月齋,煮菜連油都省著放。”但經濟再緊張,劉世群總會想法子搞好姐姐的飲食。終日臥床,劉利群的體質越來越差,感冒成了家常便飯。哥哥劉標忠也有高血壓等病,劉世群抽時間給他們買來藥物。有時哥哥耍脾氣不愿意按時服藥,劉世群就想辦法哄著他吃。
隨著時代的變化,劉世群現在給姐姐墊的是尿不濕了。雖然不用經常洗臟衣褲了,但家庭的開支也更大了。哥哥姐姐近幾年入了低保,但收入遠不夠花銷,劉世群每個月都要墊上1000多元才夠花。劉富春默默支持妻子,也從來沒有過半句抱怨話,每個月都把工資全部交給妻子。
由于有了妹妹劉世群的悉心照料,今年57歲的劉利群精神、氣色很好,看起來像40多歲的人,還能和以前的高中初中同學聊聊微信,發發朋友圈。縱使自己不能翻動身子,劉利群仰天躺著,每年都為劉世群的兒孫以及其他親人的嬰兒織毛線衣,這些年一共織了幾十件毛線衣了。“沒有這么好的妹妹,我也許早就不在人世了。”劉利群有時看到妹妹瘦了黑了,很是心疼。
劉世群幾十年如一日的愛心舉動,不僅感動了鄉鄰,也影響著女兒和兒媳。在劉世群外出為哥哥姐姐添置衣服和生活用品的時候,女兒和兒媳都會煮飯菜端茶水給姑姑,陪姑姑聊天解悶。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劉玉輝 龔向日
編輯:石成
本文為漣源市站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19/04/09/5307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