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最美女扶貧人—— 記石馬山鎮(zhèn)雷峰村第一書記彭永貴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張路 廖麗娟 編輯:石成 2019-04-09 11:13:48
        —分享—

        3月7日,婁底市白馬灌區(qū)管理局駐石馬山鎮(zhèn)雷峰村幫扶第一書記彭永貴頂著呼嘯的寒風,和村干部一道步行50多分鐘,到山頂的立長種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玳玳酸橙基地察看樹苗的補栽情況。“合作社不僅是理事長梁長永等人的合作社,也是貧困戶的合作社,我會盡力幫助合作社開展災害重建。”彭永貴望著許多被凍死的樹苗,表情堅定。

        用最嚴標準識貧

        2016年11月,42歲的彭永貴被任命為雷峰村第一書記。當時她內心有過掙扎:自己沒有基層工作經驗,能不能勝任第一書記這個脫貧攻堅角色。“作為黨員,面對困難當迎難而上去克服,更要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彭永貴毅然接過了這副重擔。

        到任后,面對村里繁重的工作任務,特別是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扶貧工作,彭永貴沒有退縮,迎難而上,把群眾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以強烈的責任心、進取心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雷峰村由原大豐村、雷峰村合并而成。原大豐村是貧困村,而原雷峰村是非貧困村。2017年4月,全省開展脫貧攻堅突出問題整改行動時,大豐村識別時把關較嚴,但原雷峰村存在貧困戶識別偏差,群眾對此意見很大。

        “識貧準不準,關乎到是否是‘脫真貧,真脫貧’,關系到整個工作的成敗。”面對這一現(xiàn)狀,彭永貴帶領駐村幫扶工作隊員,和村支兩委一道以專項整改行動為契機,深入每家每戶走訪和調查,并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嚴格按程序開展精準識貧。管理局局長周慎加也帶領結對幫扶干部深入貧困戶家中實地走訪。通過扎實整改識別,對家庭條件好的剔出貧困戶5戶25人,對那些家庭確實困難的,通過民主評議,新納入5戶23人。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雷鋒村圓滿完成精準識貧整改工作,全村無一人因識貧不準,識貧不公而產生上訪事件。

        帶著感情去幫扶

        在5戶23人新增的貧困戶中,把梁衛(wèi)納入貧困戶行列體現(xiàn)了第一書記的帶著感情幫扶的情懷。梁衛(wèi)家庭貧困,三個孩子讀書,大兒子讀高中,其他的正在上小學。妻子腰部受傷用去醫(yī)藥費2.8萬余元,不能從事正常體力勞動。母親年老體衰,需要照顧,全家生產生活開支較大,全靠梁衛(wèi)一人打工維持。彭永貴在走訪中得知這一情況后,二話沒說,立即帶領工作隊員和村干部上梁衛(wèi)家走訪,發(fā)現(xiàn)情況屬實。為確保“應納盡納”,彭永貴同志立即組織召開村支兩委和扶貧工作隊員會議,專題研究其納入問題,在她的積極作為下,按程序將梁衛(wèi)納入為貧困戶。

        貧困戶鄔裕民,處于青春年少階段,因為父親在服刑,母親改嫁,一直和年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因缺少父母的關愛,鄔裕民性格內向、成績也不太理想。2017年9月份,鄔裕民在市工貿中專就讀,后以不喜歡所學專業(yè)為由表示不想再上學。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彭永貴為了讓鄔裕民能安心讀書,主動與學校和其班主任老師聯(lián)系,根據他本人的意愿和實際情況,將其專業(yè)改為財會專業(yè)。為有效掌握其學習情況,彭永貴每月定期去學校看望他一次,送去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在班級微信群里,彭永貴以“母親”身份密切關注他的放假時間及學習成績。

        好景不長,2018年年初開學時,鄔裕民表示又不想去學校了,而且本人離開漣源。彭永貴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后,經多方打聽,找到其母親的聯(lián)系方式,并多次打電話給他母親,要求其做鄔裕民的工作。但鄔裕民遲遲沒有返校,為了盡快讓他重返校園,彭永貴利用清明節(jié)放假期間,專程開車到婁底找到鄔裕民及其母親,通過一上午苦口婆心的思想工作,鄔裕民終于答應回去讀書。

        2018年1月的一個深夜,彭永貴突然接到鄔裕民叔叔的電話:“彭姐,不好了,鄔裕民有生命危險,現(xiàn)在在市人民醫(yī)院。”彭永貴一骨碌從床上起來,開著車來到人民醫(yī)院,原來,鄔裕民前幾天身體不好,一直以為是感昌了,他奶奶帶在診所輸液,到當天晚上,肚子劇痛,送人民醫(yī)院檢查,是腸阻結,需要馬上進行手術。彭永貴和他叔叔立即把鄔裕民送到了婁底市中心醫(yī)院,把一切安排好,彭永貴直到第二天清晨才回家。住院10天后,鄔裕民逐漸康復重新回到回校。

        如今,在雷峰村,彭永貴早已是村民的“熟臉”。在村里走訪或散步時,總會有些村民熱情的招呼她,喊她進門坐坐,拿出一些家里的土特產來招待。群眾真誠的笑容和認可,讓彭永貴深深地感受到,你做了群眾的貼心人、熱心人,人民群眾就會支持你工作。

        奮力攻堅實現(xiàn)如期脫貧

        雷峰村屬于典型的農業(yè)村,村里無資源優(yōu)勢,區(qū)位優(yōu)勢不明顯,絕大部分村民靠外出打工謀生。如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成為了彭永貴一直在認真思索的問題。

        兩年多來,她和村支兩委及扶貧工作隊奮力攻堅,多措并舉,雷峰村各項事業(yè)有序發(fā)展,呈顯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2017年新修公路13.8公里,維修渠道2.6公里,新增灌溉面積400畝,群眾的生產生活和出行條件得到了改善;新建光伏發(fā)電站一座,改變了該村無實體企業(yè)的歷史,村集體經濟收入得到增加;積極幫助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梁長永等人成立種養(yǎng)殖合作社,合作社的規(guī)模不斷壯大,已發(fā)展成為康麓生物玳玳酸橙種植基地,種植玳玳酸橙590多畝。通過發(fā)展產業(yè),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雷峰村已于2017年底率先脫貧摘帽。

        退出貧困村行列后,彭永貴沒有“閑著”,一直在思索如何提高脫貧質量,鞏固脫貧成效。“貧困戶要穩(wěn)定脫貧,必須有產業(yè)支撐。”為此,彭永貴在“娘家”婁底市白馬灌區(qū)管理局的支持下,一直積極聯(lián)系相關部門幫助立長種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做大做強。如今,立長種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與全村124戶貧困戶產生了利益聯(lián)結。其中46戶貧困戶實現(xiàn)入股分紅。78貧困戶與合作社簽訂用工合同。合作社成立兩年多來,發(fā)給貧困戶工資近40萬元。

        2018年底,我市遭受長時間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立長種養(yǎng)殖基地的4萬多株玳玳酸橙樹苗絕大部分受災壞死,這直接影響到貧困戶的收益。彭永貴一方面要求合作社開展災后自救,搶抓季節(jié)補種樹苗。一方面積極向相關職能部門反映受災情況,幫助合作社減少損失。如今,合作社每天聘請20余名貧困戶在基地補栽樹苗。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雷峰村于2016年被評為全省脫貧攻堅示范村,并于2017年順利實現(xiàn)整村脫貧。彭永貴個人也獲得了“扶貧高手”、“優(yōu)秀幫扶責任人”等榮譽稱號。“強者勇立潮頭搏。”彭永貴正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和原則,懷著一份濃濃的深情,在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征程中,繼續(xù)向前。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張路 廖麗娟

        編輯:石成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19/04/09/5307813.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