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一路拼搏一路歌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編輯:石成 2019-04-09 11:06:12
        —分享—

        近日,婁底高新區扶貧產業園里,深圳海龍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愛生正在將一幅“富貴榮華”的玉石畫打包,準備送到長沙一名香港客商的手中。用合成玉制作高大上的精美玉石沙發、玉石掛屏,在國內尚屬首創。

        現年54歲的周愛生出生于茅塘鎮光陽村七組,一歲半因患小兒麻痹癥造成左下肢殘疾,給行走帶來極大不便,母親也因此在他三歲時離家出走,再無音信。

        父親是個手藝人,常年在外做木匠,一個月回不了幾次家,就把周愛生寄托在別人家代養,周愛生四歲至九歲被村里6戶好心人收養過。九歲以后,周愛生開始獨立生活,就這樣,周愛生一直上完了初中,并考上了重點高中,但那個年代,殘疾人上大學是幾乎不可能的,于是,周愛生就放棄了升學。而在這幾年的學習中,周愛生的繪畫才能也得到表現,除了拄著拐杖幫班級出黑板報外,還經常為同學們畫“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初中畢業后,周愛生左下肢做了三關節融合手術,打了一年的石膏。這一年,周愛生把腳掛在脖子上,背著畫夾在縣城,甚至在湘潭、株洲為一些老人畫肖像,以此維持生計。

        其時,市場上開始流行玻璃油畫,周愛生看到了商機,在1984年正月初,周愛生帶著日常用品,向父親要了40元錢,來到縣城發展。在光明街,一戶房東出于同情,每年租金600元的鋪面以400元租給了周愛生,而且房租可以到年底再交,后來房東還借了500元給他做本金,就這樣,周愛生在漣源開了第一家工藝美術店——星星工藝美術店。幾經波折,幾經沉浮,后來辦起了“興華工藝美術廠”, 周愛生帶上6個老學徒,每人集資500元,這樣3000元又重新開始創業。

        到1987年,廠里有10名員工了,當時每月只生產200多幅畫,每副平均掙25元以上。周愛生發現員工沒有全力發揮水平,于是分兩個組競爭,結果一個月出了近500幅畫、1000幅畫。很多工人掌握技術后出來辦廠,很快在全市開了幾十家工廠,湖南省內百貨公司、個體經營戶、供銷社等都來漣源進通草畫,周愛生的美術廠就有50多家百貨公司銷售商。

        1988年,周愛生在藍田城區自建新廠房,年底,他被江西省瑞金縣接去辦福利工廠,培訓待業人員和殘疾人員48人,被評選為湖南省殘疾人先進個人,省殘聯主席團委員,民政系統先進個人。

        后來,因一次摩托車事故,周愛生在床上休養兩個多月,病床上突然想到山上的筍殼葉的顏色是斑點麻麻,正好是鷹、鴨子的顏色,加上紋路像羽毛。于是靈感大發,1990年成功開發出了竹筍殼系列工藝品,特別是鷹系列產品最暢銷,上市不到三個月被新化瓷廠包銷出口到美國等國家,工廠也發展壯大了。

        筍殼產品做到1994年,周愛生想去深圳辦實業,幾經周折,實業未辦成,就在同學所在的證券公司學炒股,不久虧得一無所有,還負債累累。家里的工廠因缺少資金倒閉,周愛生每天靠廠里余下的產品擺地攤維持生活,后來借了幾萬元開發木雕工藝品,由于沒有后續資金也夭折了。

        周愛生隨后開過小餐館,代客炒過股,到2005年,周愛生又“東山再起”,積累了一筆資金,骨子里的藝術細胞又蠢蠢欲動。一有時間,周愛生就去參觀一些展會,在一次藝術展會上,他看到一種玉石禮品是市場新品,又激發起了他的創業念頭。在一次營銷講座上,他從一句“每個人像草原上的馬一樣,要尋找一塊屬于自己的綠地。”得到啟發:既然做玉石禮品的廠子那么多了,我可以做玉石家具啊。經過幾年的研發,2012年底,周愛生在深圳辦起了海龍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發展到全國有20多家代理商。

        2016年底,周愛生應邀回鄉辦廠,不少聘用的工人是殘疾人。考慮到玉石沙發等家具太重,不適合殘疾人工作,周愛生又投入100多萬元開發出50多款產品,100多個樣式,大多是可以適合殘疾人員就業工作的浮雕立體畫。至今,總投入生產及研發的費用達到兩千余萬元。

        現在除了在楊市鎮原地租有近三千平米廠房外,2018年11月底,周愛生又在婁底高新區扶貧產業園租用廠房約7000平米,預計將解決就業人員150人,其中準備招收殘疾人員50余人,目前的玉石家具屬國內首創,玉石沙發等獲國家五項專利,玉石浮雕畫、象棋等是國內空白市場,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產品有了,我公司將加大推廣銷售力度,解決更多的貧困戶及殘疾人的就業問題。”周愛生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

        來源:?紅網漣源市分站

        作者:肖星群

        編輯:石成

        本文鏈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19/04/09/5307760.html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