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難相處”是不少人心中固有的想法,可對于家住六畝塘鎮芙蓉廣場的龍小南和兒媳張麗來說,她們婆媳勝似母女,為所熟知她們的親鄰津津樂道。
俗話說:嫁得好不好,還要看公婆好不好。自從張麗踏入這個家的那天起,她便成了這個家的“公主”。張麗是橋頭河人,吃得“辣”,為了讓她吃得好,一向吃得清淡的龍小南及家里人跟著她吃辣椒,剛開始,龍小南很不習慣,每次吃飯不是嘴巴腫了,就是嘴皮起泡了,實在受不了就偷偷用茶水拌飯吃。張麗見到婆婆這樣“委屈”自己,心里不落忍,說:“媽,你們都不能吃辣的,以后還是少放點辣椒吧。”可婆婆說:“沒關系,只要你吃好就行,我們都會慢慢習慣的。”
婆婆是出了名的“好脾氣”,張麗是出了名的“急脾氣”,從來不掩飾自己。結婚后的一段時間,張麗見老公總是跟朋友混在一起打牌,幾次規勸無果,就去跟婆婆反映,因為老公很孝順,婆婆的話就是“圣旨”。誰知,這次“圣旨”不靈了,一連幾天還是絲毫未變,張麗忍不住跟老公大吵起來,狠狠地摔門而去。這下把龍小南急壞了,想來追她,由于心里著急,又要下樓梯,本來腿腳不太方便的龍小南差點摔了一跤。
一連幾天張麗為了避開婆婆,每天故意早出晚歸。當張麗再見到婆婆時,婆婆眼睛腫腫的,聲音嘶啞,張麗看著心疼愧疚。婆婆非但沒有半點責怪的意思,還貼心地說:“你性子急,我理解,我也是女人,哪有女人不心疼女人呀,你工作那么辛苦,心里又那么委屈,我能不著急嗎?”聽到這番暖心的話,張麗的淚水奪眶而出,婆婆哽咽著說:“放心吧,我的兒子不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我們給他一點時間,他會改變的。”
從此,張麗和婆婆更像是母女。每次陪婆婆買衣服,別人總對龍小南說:“真羨慕您有這樣的好女兒,您太有福氣了!”龍小南每次都哈哈大笑,說:“這可是我的兒媳婦喲!”她逢人就夸張麗如何對她好:帶她去看病,給她買吃的用的……
龍小南不僅善良淳樸,而且是個“有求必應”的熱心腸人。她心靈手巧,做得一手干牛肉,鄰居們每逢過年都要“光顧”一下她的手藝,龍小南也樂此不疲,她先將牛肉切成大小均勻的片狀,將配料熬好反復涂在牛肉上過一夜,第二天五點起床燒火搭架,將一片片牛肉放在架子上,不僅要保證煤火不大不小,而且要不停翻來翻去,一整天守著這些牛肉片刻不能離,做一次干牛肉,至少要忙活兩天。龍小南不僅沒收過人家工錢,就連配料錢都沒問別人要過。張麗問:“媽,你累不累呀?虧不虧呀?”“都是街坊鄰居,哪好意思問別人要啊,我樂意幫他們做點事!”望著熱心腸的婆婆,張麗心里非常慶幸遇到了一個“好媽媽”,也更加尊敬孝順婆婆。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肖之泉 嚴望舒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