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煙 雨 湄 江

        來源:漣源新聞網(wǎng) 作者:曾向陽 編輯:石成 2016-12-22 15:06:51
        —分享—

          去湄江,是我的夙愿,可惜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今晨,猶在床上酣睡,老公興致勃勃地說:“快起來,你不是一直說要去湄江玩嗎?去啰!”于是瞇著惺忪的睡眼,匆匆踏上去湄江的路。

          車自龍?zhí)凉杖脘亟?zhèn),道路就變得曲折起來。兩旁的古松亦把道路裝點得古樸十足,一條自上而下的小溪委蛇盤旋,兒子驚喜地叫著:“媽媽,這水怎么這么綠!”溯溪而上,跟著指示牌很快就到了風景區(qū),我們直奔塞海湖。

          塞海湖是本地文人墨客口中的瑰寶,有不少精典詩作,本市作家肖有亮先生的詩對她贊譽有加:

          塞海湖

          中國除了長江

          就是湄江

          除了上海

          就是塞海

          當?shù)厝藨蛑o地

          向游人夸耀

          春風漾面

          塞海無言

          千百年如斯

          靜靜地綠

          讀了評價如此高的詩后,我對這個除了上海就是塞海的湖更是神往。

          車子在盤旋山路上緩緩前行,雖是水泥路,卻也險峻不已。轉(zhuǎn)過許多彎后,眼前陡地一亮,一片寬闊的湖面出現(xiàn)在眼前,而更加醒目的卻是那如刀砍斧削的峭壁,整整半壁江山,好像從水里聳立出來,剛毅而硬朗。因為此景,讓我對一聯(lián)“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有了新的理解:“剛”從來是和“柔”并濟的,惟水的“柔”愈發(fā)能襯托出山的“剛”,也只有“剛”才能映出水的“柔”,青白相間的巖石間,偶爾點綴著數(shù)枝綠蔭,更顯山色之深邃,立境之幽遠。

          溯流而上,車一直趨到三道崖門才停住,一下車,就被湄江的門戶“三道崖”吸引——兩相對映的峭壁被斧實實地劈開,一條綠帶從中穿行,遠處的翠山成了山水的后門,放眼望去,似乎景色無限,卻又被山所遮擋,給人一種神秘莫測之感。據(jù)一游客說此崖與赤腳大仙有關(guān),他來此看到山擋住了水路無法看到山那邊的風景,甚為遺憾,于是施法術(shù),一腳把山劈開兩半,使水從山中徐徐穿過,從此山中有水,水中含山,相得益彰。故事更渲染了山水的神秘,讓我沉浸于此……

          水碧綠如洗,兒子盡是歡呼雀躍,他不時地凝望著水對我說:“媽媽,這水比漓江的水還要綠呢,這水比漓江的水還要靜呢,你看,水平靜得如鏡子一樣!真漂亮!為什么漓江的水可以看到石頭,這里卻只有倒影?”我告訴他看不到石頭說明水是深不見底,所以才有“高深莫測”一詞的說法。“媽媽,既然塞海湖的水如此清、深、幽,為什么要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為什么?我其實早就把塞海湖的水和漓江的水在心中做對比,但因是本地之水,自是略存偏袒,于是說:“我覺得這里的水比漓江的水更美些、更清些,你看,山倒映在水里,簡直分不清哪是山哪是影子了,漓江的水可是緩緩看到山變形的。”確實,塞海湖的青山與水中的山綴在一起,清晰如畫,一樣的翠綠,一樣的巖白,一樣的澄澈,一樣的無邪,分不清哪是實景哪是影子,十里曲曲折折的畫廊,一起倒映著兩岸的青山,仿佛一巨大的山水潑墨畫卷徐徐鋪展開來,讓人忍不住想放聲高歌,卻怕驚動了山的清幽水的恬靜,只能靜靜地欣賞,靜靜地把她刻在心里。

          沿著畫廊緩緩而下,一路是綠蔭遮水,或隱或現(xiàn),或羞或盈,山清黛而含蓄,水秀麗而嫻靜,有的如三潭印月,有的如層林疊翠,有的如靜墨鋪陳……如此各種美景實是數(shù)不勝數(shù),最終又回到了來時醒目的絕壁前。我仔細凝望著這面巖壁,它陡直而險峻,難得的是寬闊而威儀,給人一種凝重之感。壁上巖石黑白相間,相映成趣,在絕壁上兀自聳立著幾株古松,把剛毅的山點綴得有些許柔情畫意了。

          山下蓄著一池碧綠的湖水,大約數(shù)公頃,湖四面被山環(huán)繞,仿佛是群山間的一顆珍珠,異常璀璨奪目。湖水清澈明凈,波瀾不興,遠山肅穆迤邐,湖光映翠,遠遠近近的山倒映在水里,交相輝映,不知是山點綴了水,還是水呼應(yīng)了山,山水之間恬和、靜謐、清幽,融洽。我矗立在水上的回廊,貪婪地注視著這面延漫向上的畫廊,連何時下起了絨絨細雨都不知。細密地雨淺淺地下著,湄江的山水,如被一層薄薄的煙霧籠罩,顯得迷離而幽深。水仍是淺淺地綠著,綠得淡雅而漫不經(jīng)心,仿佛如此的山就該有如此的水是很尋常的事,大可不必驚嘆。

          可我忍不住嘆息,如此美景,實可與桂林、陽溯一競高下卻養(yǎng)在深山無人識,確是一大遺憾,可如果游人如織,如其他名人勝跡一般,說不定到時看的不是山水,而是人了,為此又慶幸。慶幸你的美剛剛好,如一國色天香女子,增一分則太高,添粉則太白,嫻雅、端莊、賢淑,美得恰到好處自是最好。

        來源:漣源新聞網(wǎng)

        作者:曾向陽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