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吃 秋 葵

        來源:漣源新聞網(wǎng) 作者:賀有德 編輯:石成 2016-10-19 17:09:15
        —分享—

          入秋不久,吃上了秋葵,還是第一次。

          妻子從鄉(xiāng)下一位朋友家喝酒回來,喜滋滋地舉起一包青椒樣的綠色蔬菜:“給你好好補(bǔ)補(bǔ)身子。”接過來左看右看,從沒見過:形狀像青椒又不像辣椒,雖是綠色,卻是棱形,呈長條狀,尾端尖細(xì),表面有絨毛刺。問妻子,才知道是秋葵,是一位朋友送的,說是“好東西”,營養(yǎng)非常豐富。

          喜滋滋走進(jìn)廚房,犯難了:怎么個吃法?也不多想,草鞋沒樣,邊打邊像。

          先放入盆里,用清水邊泡邊洗。鮮嫩的,浮在水面,如綠色方舟,很好看;成熟的,一頭上浮,一頭下沉。撈起來,去了蒂、絨毛刺,拿在手里,細(xì)嫩,光滑。放在砧板上,用刀斜著切成小片,外面綠,里面白,脆嫩多汁;成熟的,里面還有白色的圓籽。然后切青椒,切大蒜,切肉片。一切就緒,熱鍋,倒油,先放肉片,小炒一會,再放這綠色寶貝和青椒,最后加蒜。火候差不多了,再少量清水一汆,出鍋,上桌。

          妻子是美食家,很挑剔,這次,砸吧砸吧嘴,眨巴眨巴眼,贊不絕口。確實(shí),秋葵入口,潤滑,細(xì)膩,清香,爽口,味道鮮美!

          嘗到了甜頭,欲罷不能。雙休日,和妻子一道,風(fēng)塵仆仆去了鄉(xiāng)下,走進(jìn)了朋友家屋后的園子里——嗬,秋葵還真不少,長勢也很不錯。干粗壯而遒勁,葉寬大而碧綠,開黃花或白花。枝葉間的秋葵,棱角分明,鮮嫩的綠絨絨,青翠欲滴,而成熟的或黃或紅或紫,色彩燦爛明亮,秋味濃濃。朋友憨厚樸實(shí),帶我們一起采摘,甚是熱情;談起秋葵,笑呵呵的如數(shù)家珍……

          秋葵原產(chǎn)非洲,因形狀如纖纖玉指,在英國,人稱美人指;在菲律賓,秋葵很受敬重,尊為“國菜”;重養(yǎng)生的日本人最愛秋葵,譽(yù)為“綠色人參”;秋葵最能強(qiáng)身,美國人對秋葵簡直狂愛,直呼“植物偉哥”;在中國,名之秋葵,點(diǎn)出了成熟期,又如美女芳名。

          秋葵滋陰壯陽,能降血糖,防貧血,養(yǎng)胃護(hù)胃,治消化不良,還能防癌,而且功效神奇,享有“天然植物黃金”美譽(yù),被視為新世紀(jì)最佳綠色食品……

          秋葵味美,吃法多種多樣,可涼拌,可熱炒,可油炸,可燉食;可以肉片炒、雞蛋炒、蘑菇炒、番茄炒;還可以秋葵拌豆腐、秋葵燒牛肉,還有蔥香秋葵、蒜味秋葵,甚至秋葵蘋果汁……

          夏去秋來,吃秋葵,既是美食,又是補(bǔ)品,美味強(qiáng)身,樂在其中!

        來源:漣源新聞網(wǎng)

        作者:賀有德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