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記者 汪萬里)天氣一熱,貓貓狗狗脾氣也大了起來,各種抓傷咬傷患者增加不少,上醫院打狂犬疫苗的人也多起來。
昨日,東莞市疾控中心通報稱,往年的監測數據顯示,7月~10月是狂犬病暴露(被犬、貓等狂犬病動物致傷)的高峰期,目前東莞狂犬病暴露的人數已經開始逐漸增多,且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成多。
保安被狗咬傷差點殘疾
上個月,高埗醫院接診了一名被狗咬傷的患者,為保安張先生。高埗醫院骨科主任黃崇友說,張先生在廠區工作期間,不慎被發情的狼狗咬傷左上臂下段,送到醫院時,左上臂血肉模糊,血管神經皆暴露在外面,創面的軟組織明顯毀損,傷口污染十分嚴重。
黃崇友主任立刻仔細檢查傷口后發現,張先生橈動脈搏動消失,左肱動脈有損傷,需馬上實施手術。徹底清洗創傷傷口并在周圍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切除挫傷并已栓塞的肱動脈、截取左小腿的大隱靜脈倒置后橋接左肱動脈……經過數小時的奮戰,醫生成功為張先生接上了損傷的肱動脈。
主治醫生陳衛民說,張先生被狗咬傷致肱動脈長段血管栓塞,很罕見,如果不及時手術,容易留下永久性殘疾的后遺癥。術后,醫院還給張先生注射了狂犬病疫苗,目前張先生康復順利。
7~10月貓狗抓咬傷人最多
東莞市疾控中心往年的監測數據顯示,7月~10月是狂犬病暴露的高峰期,目前東莞狂犬病暴露的人數已逐漸增多,且較去年同期增加了一成多。
根據監測,暴露動物以犬為主,占了近七成。其次為貓,約占兩成;暴露人群多為成年人,占七成。在犬類傷人事件中,家犬占了八成以上,其次是寵物犬,約占一成。
從醫院防疫科和疾控中心的監測來看,大人小孩均有可能暴露于狂犬病,而這與人群跟動物接觸機會多少有關。
傷口被貓狗舔到
也要打狂犬疫苗
傷口被貓狗舔到怎么辦?疾控專家稱,破損的皮膚接觸了貓狗等動物的唾液,一定要處理,因為唾液來源于體液,如果這只狗的體液中含有狂犬病毒,那它的唾液也可能會有。臨床上,破損皮膚被舔,或者開放性傷口、黏膜被污染屬于Ⅲ級暴露,應當立即處理傷口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隨后接種狂犬病疫苗。
如果剛打過狂犬疫苗又被貓狗抓傷怎么辦?專家稱,一般情況下,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后體內抗體水平可維持至少1年。
如動物致傷發生在免疫接種過程中,則繼續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種,不需加大劑量;如動物致傷發生在全程免疫后半年內,一般不需要再次接種疫苗;發生在半年到1年內,應當于當天和第3天各接種1劑疫苗;發生在1~3年內,應于當天和第3天、第7天各接種1劑疫苗;超過3年,則需要全程接種疫苗。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