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坳村是省級貧困村,為加大扶貧力度,縣扶貧辦特地將上級派到該縣扶貧的省財政廳和本縣財政局都安排到該村一起扶貧。省局的扶貧隊員姓劉,50來歲,能說會道;縣局的隊員叫黃勤,30出頭,厚道誠實,不善言談。
每次下村里,老劉指手畫腳,高談闊論,作指示,繪藍圖,講得條條是道,村民們感激萬分。到了吃飯時分,村民們想留他到家里吃飯,他連連擺手:“別客氣!”村民們就只好送給他一些土特產,他雖做推辭,但還是委婉笑納。中午,村干部便陪他上城里賓館吃完飯,開著小車一溜煙回了省城。
黃勤則是一尺打十寸,修路、架橋、引自來水,將村里的工作一件一件辦理得慰慰貼貼。他喜歡走訪村民,但一到吃飯的時候,無論村民怎么留他硬是不吃。為了不給村干部和村民添麻煩,也為村里節約開支,他和村干部商量,利用村辦公樓旁的一間小房改建成小食堂,自己在這里做飯吃。他又在辦公樓旁邊的空地種了一些蔬菜,從城里帶些肉魚和瓶子酒,還常邀上村干部一起,在食堂里喝上幾杯,邊喝酒邊談工作。
年終,縣扶貧辦到大坳村組織村民對扶貧隊員進行測評打分,結果:老劉優秀,黃勤不合格。
理由是:縣局來的小黃是個老實人,做事可以,可架子太大,不是真正為我們村里著想的好干部。村民們留他到家里吃飯怎么也不去,肯定是嫌我們農民家里臟,偏要到村里開個小食堂,我們幾次看到他帶領村干部在食堂里吃喝。老劉到底是省里來的干部不一樣,平易近人,我們送點土特產給他,他也不嫌棄。特別是他每次來村里,辛辛苦苦忙完后飯也不吃就走了,怕麻煩村里,為我們節約開支,這才是真正的廉政干部。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楊衛星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