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漣源二小課本劇燦若春花
5月30日和31日,市師訓中心多功能報告廳成了漣源二小一至三年級孩子們歡樂的天堂。三個年級每個班級的課本劇表演,無疑是送給孩子們最好的“六一”兒童節禮物了。孩子們惟妙惟肖和童真到位的表演,最好的印證了“孩子是天生的演員”這句話。
課本劇背后的“孺子牛”
提到課本劇,就不得不提到全校孩子們的“梁爺爺”。他就是年近八旬、市師訓中心退休的省教育學、心理學特級教師梁阜球。2006年下半年,在本校大禮堂的一次新課程改革輔導課上,梁阜球觀看了外地一位教師編排的課本劇《王二小》。梁老看到表演的孩子那么高興激動,以及特別“入戲”的樣子,觸動了他那顆一直關心孩子健康成長的心。2007年3月,梁老試著為漣源二小五年級的孩子改編了一個課本劇《四束鮮花》。雖然梁老自己感覺不很滿意,但參加表演和沒參加表演的孩子都一樣,特別開心。
在梁老的推動下,漣源二小于2010年上半年成立了課本劇課題小組。作為校外輔導員的梁阜球老人也更加忙了,除了對學校老師寫的劇本進行修改,指導學生排練課本劇外,梁老不顧高齡,經常自己動手寫劇本,如今已完成了38個課本劇的改編和指導演出。梁老隨喊隨到,除了不收取如何費用之外,有時還會自掏腰包為課本劇購買道具,遇到一些調皮的孩子,梁老會不時買些糖果來“哄哄”、“鼓勵”一下他們。讓副校長顏細芹和課題組主持人劉勝娥最難忘記的是,2010年4月的一天,在幫二年級排練課本劇《三個兒子》時,因為排練到深夜,學校唯一一次補助了50元給梁老,梁老再三推辭不掉,收下后,去書店買了80元的書籍送給孩子們。梁老不顧自己年事已高,無償為孩子們的健康活潑成長操心出力,不僅贏得了老師、孩子的尊重。也同樣感動了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結題評審組的專家。在2014年的結題評審會上,7位專家一起向梁老這位“孺子牛”致敬。“我年紀這么大,無所謂名譽了,能還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就心滿意足了。”梁阜球這樣解讀自己近7年為課本劇所作的付出。
課本劇參與教師“蠻拼的”
漣源二小課本劇近幾年“異軍突起”,離不開梁老的推動和熱心幫助,也離不開所有參與教師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當初,老師們只是想改編一些小劇,讓校園文化生活有點文學色彩和生活樂趣,后來,在婁底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的鼓勵和支持下,該校的課題“小學課本劇的開發與實踐研究”于2011年獲得婁底市基礎教育教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同年9月,“小學課本劇編演研究”課題經立項申請,被批準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這無疑給全校師生注入了“動力劑”。排演一場精彩的課本劇,會耗時一兩個月,而排練大部分是放在課后、雙休日或寒暑假里進行的,這無疑會犧牲許多教師的休息時間。假期里,老師們都是把孩子們帶到家里排練,不僅無償,有時還會管飯,但老師們都是樂此不疲,甘心付出。
當代全美最佳教師雷夫•艾斯奎斯說:“接觸藝術的孩子會更快樂、更成功、品性也會更好。”這句話影響著參與課本劇的老師們,所以,老師們為了課本劇“蠻拼的”,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蠻拼的”,也就不難理解了!
孩子是天生的“表演藝術家”
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戲劇本身就是一種高層次的游戲,課本劇將有關教材內容改編成劇,通過孩子的表演,讓黑白的文字鮮活起來,特別受孩子們喜愛。老師們也是有意無意讓孩子當“主角”。讓孩子們參與課本劇的改編,演員通過“海選”產生,甚或讓孩子自己當“導演”。
孩子的天性一旦得到激發,潛能無限。五年級學生王江華在《小丑伯伯》一劇中扮演小丑時,展露了他的表演天賦。他裝大猩猩、裝牛羊叫很到位,在學校兩次公演中發揮出色,從此多了一個“小丑伯伯”的“雅號”,也讓王江華懂得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道理。在《鷸蚌相爭》中飾演漁翁的謝智敏,人聰敏,但就是不愛學習。經海選當上演員后,臺詞記得又快又牢,學習熱情高漲。
課本劇表演需要不少道具,如各類動物頭飾、土地爺爺的白胡子等等,輔導老師就帶領孩子們因陋就簡自己動手制作,家長也積極配合,既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協作能力,也讓家長感受到孩子成長的快樂。每次課本劇公演時,不少家長都是孩子的“忠實粉絲”,拍照錄視頻,忙得不亦樂乎,與孩子共享成功的喜悅。
“演繹課本劇,踐行真善美”。2012年5月,漣源二小以此為主題舉辦大型愛心匯報義演,義演劇目11個,共收到愛心捐款4131元。這些錢全部用于購買精品圖書,310本圖片也都是孩子們自己在書店挑選好,再寄送到張家界慈利縣楊溪完全小學的留守兒童手中。這樣的一次愛心行動,勝過千百次說教,在孩子心中培育的是永遠的“愛和善的種子”。
通過幾年的摸索、實踐,漣源二小的課本劇表演“漸入佳境”。2014年10月,該校的“小學課本劇編演研究”順利通過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評審結題后,今年4月,又由婁底市教育科研所推薦,正在申報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我們想在新課程改革潮流中作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想在育人上多花點心思和時間。”校長李輝如是說。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肖星群 李青平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