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 漣源籍詩人梁爾源
作者簡介:梁爾源,湖南省漣源市三甲鄉人,現為湖南省詩歌學會會長、當過煤礦工人,學過木匠。著有詩集《浣洗月亮》,曾在《光明日報》《人民文學》《文匯報》《詩刊》《十月》《文學報》《芙蓉》《延河文學》《文學界》《湖南日報》等報 刊上發表詩歌。
母愛(組詩)
作者:梁爾源
紐扣
小時候,衣服上的紐扣
經常被頑皮的習性掛掉
每掉一粒
媽媽就補上一粒
就像媽媽墨黑的眼珠
一刻也不離開我淘氣的身影
放學后,那顆無法羈絆的心
跑開了媽媽的視線
伴著一群烏鴉往樹林里飛
演繹著一場飛檐走壁的神話
梭樹時齊刷刷掛掉了紐扣
只有驚恐地在灌木草地里埋頭尋找
那一個個媽媽的囑咐
回到家中,那件破了的褂子
張口喘著粗氣
媽媽用皺著的眉線
將紐扣一針一線縫上
然后,將我身上的灰彈了彈
扯扯衣角,正正衣領
將我從一個乞丐樣
包裝成小書生
每粒扣子都扣著媽媽的教養
長大后,我仍習慣穿帶紐扣的衣服
不喜歡西裝的開胸敞懷
也不中意拉鏈的一閉一合
我總將五粒黑紐扣扣得整整齊齊
時刻感覺,媽媽的眼神
在幫我守護著傳承千百年
祖宗的風貌
輪椅里的母親
你用積攢了一輩子的力氣
也挪不動人生的腳步了
只有將不舍的牽掛,無奈地
丟在兩個輪子里
昏花中,已數不清
走過的那一道道坎坷
用你捂熱我的那顆心
鋪出一條綠蔭小道
哪怕碾出兩條深深的轍痕
每次挽扶著那對越來越輕,越來越薄的翅膀
我知道,孵化我的那片羽毛
總有一天伴著北風飄走
于是,我用你賜給我的體膚融化那朵雪花
捂熱下沉的脊椎
裹住人間永不走失的真情
當陽光親吻你稀疏的銀發
晚霞就映紅了我的臉頰
不管溫暖還能延續多久
依偎著你,就像貼著
那個永恒的胎盤
給母親抒抒情
媽媽
你一定不知道世上還有母親節
因為你習慣給爸爸過生日
給孩子們過生日
給觀音菩薩過生日
卻從不給自己過生日
媽媽
乙丑年洪水中生了我
在齊腰深的夢魘中
母愛把我舉過頭頂
水卷走了木板屋
但始終卷不走
您痛我護我的心
媽媽
我開蒙認字那年
你請瞎子給我算了命
說我聰明透頂
一路能讀到北京城
從那時你就盼兒子
能帶你去京城瞧瞧金鑾殿
誰知神仙也說了大白話
您那眼巴巴的企盼
一直被拴在灶臺邊
媽媽
那些苦菜花開的日子
您把饑餓勒緊在褲帶里
命運沒吹滅您心中的小燈
你撿炭造鍋編篾箕
終于把辛酸熬成了夢想
媽媽
再陡的坎你爬過來了
當春風吹皺你的臉時
幸福讓你中了風
在晚霞和夕陽兩個輪子里
蒼白的頭發遺忘了往事
但每年父親和孩兒的生日
您都甜蜜地點在燭光里
雨傘
小時候放學時
媽媽總在下雨天
打傘來接我
傘就是媽媽的翅膀
我就象母翼下的小雛
雨中孵出溫馨的童話
雨傘被大風吹倒了
鞋進水了
書包打濕了
媽媽臉上的雨水
打濕了我的心
參加工作后
媽媽總在我出門時
往旅行箱里塞一把囑咐
教我出門看天色
我在人生旅途中
始終撐著媽媽的祈禱
媽媽年老多病
我摻著她不多的時光
在去醫院的路上
用力撐著兒子的呵護
擋住襲來的風雨
想讓光陰滯留在傘下
讓母愛不被淋濕
母愛
我那脆嫩的性子
被時光那根搟面杖
反復碾壓得舒展韌勁
母親輕輕地捏著捧著我
希望我在熱浪的翻騰里
總是那么定型和堅挺
母親包的水餃
孩子們總是狼吞虎咽
也不知娘在餡里添加了什么
我用筷子戳開白嫩嫩的皮
原來里面包裹的,竟是
媽媽的心思
媽媽給我做的青布鞋
當月亮收走了晚霞
媽媽躬著太陽壓彎的腰
在昏暗的油燈下
重復著從娘家帶來的手藝
她收來一張張破舊時光
用愛粘成厚厚的底色
把對孩兒的希望搓成繩
一針一線地把千層底納牢
希望孩兒在坎坷中走穩
一生都踩著娘心中的祝福
小時候調皮淘氣很費鞋
那不掙氣的腳趾頭
總是戳痛母親那愛憐的心
干脆光著腳丫走山路
過年竄門才炫耀腳上的風光
參加工作買皮鞋了
腳上還留著媽媽的辛酸
皮鞋再耐磨經穿
已經踩不到母愛的步子
流露出莫名的心慌
作者:梁爾源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