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古時叫弈,又稱紋枰,亦稱手談。所謂手談,顧名思義,是說古人下棋時凝神靜思,用手交談,用心對弈。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曰:“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
多美的景色,多好的意境,兩位僧人靜坐手談,竹林叢叢,不見弈人,但聞棋聲。那么其韻如何?答曰:美妙動聽。北宋詩人王禹稱在《黃岡竹樓記》寫道:“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子聲”就是圍棋下子之聲,“丁丁然”亦即叮叮之聲,清脆而有韻律。
觀其形,察其變,落其子,聞其聲,此乃圍棋之至樂也。用耳聽,以心品,時而似行云流水,時而如山洪暴發;時而覺風平浪靜,時而若暴風驟雨;時而如萬籟無聲,時而似天上驚雷;時而似雞犬相聞,時而像刀劍相加。總之,弈者會陶醉于圍棋變幻莫測的美妙韻律之中。
現代人又稱圍棋叫黑白世界,非常巧合的是,被稱為樂器之王的鋼琴,其音鍵也分黑白兩色,彈鋼琴需全力敲鍵的話,弈棋需用力敲子了。南宋詩人趙師秀有詩曰:“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明代畫家唐伯虎亦有詩曰:“樹合泉頭圍綠蔭,屋橫澗上結黃茅。日長來此消閑興,一局楸枰對手敲。”一個“敲”字,把圍棋蘊含的高雅韻律及給棋人帶來的休閑快樂,表達得恰到好處,惟妙惟肖,叫人拍案叫絕。
圍棋確有其韻,弈者快樂,觀者亦然。北宋詩人蘇東坡寫過一首《觀棋》,其中有詩句曰:“紋枰坐對,誰究此味。”“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優哉游哉,聊復爾耳。”不論勝敗,優哉游哉,怡然自樂,此為觀棋之妙也。
“五百年來棋一局,仙家歲月也無多。”人生如棋,棋如人生;棋有其韻,人有其樂。讓我們下好人生這盤大棋,勤于思,慎于行,愛其韻,享其樂。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譚文革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