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漣水之源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張 倩 編輯:石成 2016-02-22 08:37:32
        —分享—

          我生于漣源,長于漣源,曾一度以為,“漣源”不過一個普普通通地名,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知道了,“漣源”就是漣水之源,漣源這個普通的地方,因了一個“源”字變得不普通。

          誰都知道,生長的地方就是根,就是源,就是家。

          我的家在白毛,就算在漣源市的地圖上也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角落。在山之一隅、水之一角,在一個山環水繞的幽谷,它靜靜地躺在那里,看風起花落,看月落日升,看斗轉星移。

          小時候的我是愛幻想的,我常常望著窗外的遠山,幻想著我的家能夠在江邊,還擁有一個像書中女孩掛在窗前的那樣一個風鈴,經江南的風一吹,清脆作響。她的窗前還會有一棵梧桐樹,棲著兩三燕雀,當風鈴開始唱,梧桐樹也開始搖曳了,簌簌沙沙地為它伴奏。幾片枯黃萎頓的葉子旋轉著、舞蹈著,給自己一場華麗的謝幕——就算沒有觀眾看到這一場生命的舞蹈,它們也依然在夕陽殘照的帷幕下,上演著一出又一出的華章。

          幾年后,我終于擁有了我自己的風鈴。我將它掛在寢室的窗檐上,和室友一起聆聽它的歌聲。可是,為什么它的歌聲不似我想象中的那么動聽?是因為窗外沒有梧桐樹嗎?是因為沒有梧桐樹外似血的殘陽嗎?還是說,風鈴的聲音本就不如山間一聲鳥啼、田野一陣牛鈴?我望著窗外的高樓和雜如星辰、來去匆匆的車流,陷入沉思。

          幾年間,我的生活節奏不知道快了多少倍,一到夜里或偷閑的時間,便只想坐下來好好歇一歇,透口氣。這一方天空太過逼仄,不由得讓我懷念起幼時下河上樹的光景。

          我想要的很簡單不是嗎?我只是想能看到一點自然的顏色。我在頂樓放眼望去,除了學校刻意雕飾后的所謂“園林藝術”外,就只有慘白的石灰色或漆出來的花花綠綠。風大一點就會有漫天灰塵阻礙視線,甚至于還有飛得肆無忌憚的塑料袋,就連漣水河也污濁不堪,河床上盡是垃圾,水流湍急處翻著白色泡沫......迷離的霓虹里,刺耳的鳴笛里,風鈴變得有氣無力。

          我曾無數次地想要逃離這里,回到我的小村,安安靜靜地躺在床上,看陽光透紗窗,聽月出驚鳥聲。

          三年前,我離開了漣源去了外地學習,偶爾回來看看......不知不覺間,好像有什么變得不一樣了,街道兩旁悄悄“竄”出來的小樹告訴我:漣源變了,車流不復散亂,街道垃圾不見蹤影,風路過風鈴的叮當聲和著幾聲鳥鳴,就像書中女孩窗前的歌聲......

          我站在國師橋上,看橋下垂柳輕點,水面上泛著漣漪,溫潤了一方天地,如我想象中的江南......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張 倩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