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做自己想做的事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劉春平 編輯:石成 2015-12-24 08:43:15
        —分享—

          臺灣著名藝人楊林宣布揮別演藝生涯時,曾引起一陣嘩然。她平靜地向眾人說:“我只是選擇了一個讓自己靈魂快樂起來、簡單自在的工作罷了。在畫畫的世界里,我找到一種平靜的感覺,這是過去在演藝圈一直找不到的。”前經紀人屢次想說服她:“拍個廣告,十五分鐘就可以賺十萬,干嗎不拍啊?”楊林生動地以“撒旦”兩個字形容這種輕松賺錢的誘惑。在她的畫展結束那一天,她微笑地指出:一張畫要畫一至三個月,頂多只能賣幾萬元臺幣,可是,接拍廣告,只要早上起床梳頭、化妝、打扮美麗,對大家露齒笑,就有十萬元臺幣。錢如流水般進入袋子后,便去買名牌,吃美食,然后,騙自己這樣活著還不錯;實際上,精神的空虛,是別人看不到的。她說:“我很快樂,快樂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無獨有偶,在北京寸土寸金的王府井大街,有這樣一位修鋼筆的老人,他有一間自己產權的鋪面,但生意慘淡,每月收入僅有兩千多元,有人勸他,你把鋪面出租了,每月租金就有五千多元,自己還省心省力,為什么非要自己經營呢?老人說,我不是傻子,這一點明白賬我能不知道嗎,可我如今干的事,不僅是經營生意,也是在享受我自己。每月我少了三千元的收入,但不影響我的生活質量,可我若閑下來沒事干或干我不喜歡的事,我就受不了。我活了七十多歲,知道我最需要啥。我是全北京唯一的獨家修鋼筆的鋪面了,喜歡鋼筆的北京人大多都知道我,我能為那么多的人服務,這不比我一個月多掙幾千元錢更重要嗎?

          生活中,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時實在需要太多的勇氣。因為我們,習慣了以別人的眼光看世界,以世俗的標準權衡利弊。于是,許多人終其一生營營役役,狗茍蠅營,放棄了身邊無數有形無形的即時可以享受的寶貴資源,而在追求財富的同時,心靈的快樂和享受卻與我們漸行漸遠。世界千奇百怪,不必都要與我有關,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己,不失為一種人生境界。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劉春平

        編輯:石成

        閱讀下一篇

        返回漣源市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