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相傳火燒山下,有一金姓少爺,因孝敬母親,樂善好施,又人才出眾,能干聰明,被一樟樹仙姑相中,結為夫妻。
金家少爺叫金寶,三歲喪父。母子倆相依為命。母親因思念丈夫,日思夜想,人瘦眼瞎,過著貧寒的生活。幸好金寶慢慢長大,以賣柴謀生。金寶對母親極為孝順,把積攢下來的銀兩為母親求醫問藥。他樂于助人,不管家里再窮,只要鄰居有困難,他總是慷慨解囊,鼎力相助,上下十里,婦儒皆知。
金家屋旁有一顆千年樟樹,據說已經成精。一天傍晚,金寶回來進門叫娘。娘戰戰兢兢地地問他是誰?金寶回答:“娘,您怎么啦?您兒子金寶都聽不出來啦!”娘一聽真的是金寶,便說起了白天發生的事情:
晌午時分,門開了,家里響了起來,沒人出聲。娘以為金寶賣完柴火回來了,但想來也不對呀!金寶進門要叫娘的,未必他今天哪里不舒服?她叫了聲金寶,沒有應答。再叫,還是沒應。見鬼了,過一會兒屋里又有了動靜。她被嚇得走了三魂七魄,身上直打冷戰,蜷縮在床。
金寶聽后,點起燈籠查看屋里,看了后急切地問娘:“娘,今天到底誰來了,你真不知道?”娘說:“真的不知道,金寶,怎么啦?”
“娘唉,家里怎么添了這么多家具,桌子上還有好吃的?”
“怎么回事,莫不是見鬼了?”
“娘,不管怎么,先吃了再說。”
“萬一要是有毒呢,不是害死了我們娘崽?”
“我們又沒做虧心事,誰來害我們?肯定是好心人或神仙下凡,看到我們可憐,在施舍相助哩!”
這么一說,娘覺得有道理,兩人高高興興地吃了一頓豐盛可口的晚餐。
這樣的情況每天如此。到了第七天,金寶娘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吩咐金寶上街買些燒化用品,打點酒來祭祀;如是上天保佑、神靈相助,千恩萬謝;倘有好人為之,請留下姓名。大恩大德,三生不忘。
其實,這是金寶屋旁的那棵大樟樹在幫助他們。大樟樹成精后變成一個如花似玉的樟樹仙姑,金寶的孝順被她看在眼里,并使她動了思念凡塵的想法,于是就暗中相助。
樟樹仙姑很為難,不知如何才能現身與金寶接觸,考慮再三,只好求助于太白星君。一日,太白星君下凡,樟樹仙姑見了,上前施禮作揖。太白星君對她說:“你已換骨脫胎,又有意紅塵,老夫甘當月老,為你牽線搭橋。”
一天,太白星君和樟樹仙姑倆人打扮成一對可憐的父女來到了金家門前,乞求施舍。金寶正忙著上山打柴,見來人是乞求之客,雖然家里沒有好吃的,也拿了些糧食給他們。太白星君是有備而來的,當然不要米。于是說:“你雖好心,但不可生吃,我父女已餓了三天,難以動彈,欲借你家一角,權且歇息片刻。”金寶娘滿口答應,招呼金寶別去干活了,都是同病相憐的人,快去做點吃的,給人家填飽肚子,也是積德呀。金寶按照娘的吩咐忙了一陣,端來滿滿的兩大碗白米飯給他們吃。金寶望了望父女倆,老者雖蓬頭垢面,但氣宇非凡,乃富貴之相,可能也是遇上天災人禍,被迫無奈;女子更是嬌靈清秀,氣質高貴,乃千金小姐之身量,如今為何這等難堪?因初次見面,不好直言相問,只在心里暗暗琢磨。
太白星君邊吃邊注意到了金寶的眼神,便放下碗說:“小伙子,老姐姐,你們娘倆都是好人,好人一定有好報。當下逃荒討米者甚多,到處都是一片荒蕪貧窮,我父女實難維持下去,你們若不嫌棄,老夫愿以小女相許,侍候你們一輩子,你等意下如何?”一聽此話,娘倆異口同聲地回答:“小子無能,豈敢高攀。”太白星君又說:“老夫別無貪心,只求小女有口飯吃就行,這也是天作之合。我看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就給他們拜堂成親吧。”
在“父女”倆的再三央求下,金家只好依了。金寶和樟樹仙姑沐浴更衣后雙雙來到堂中行結親之禮。太白星君牽著金寶娘,口中念念有詞地在上方坐下說:“老姐姐,你看看你的兒媳婦行嗎?”金寶娘說:“我看不著,摸一摸也心滿意足了。”
“你快睜開眼睛看看咯,包你看個明白。”太白星君用衣袖在金寶娘眼前一拂,金寶娘頓時眼前一亮:一位如花似玉、漂亮秀麗的姑娘正望著她笑哩。“瞎了多年的眼睛又重見天日,真是上天的恩賜,我家哪輩子積來的德啊!”金寶娘激動地說。
五更未到,太白星君返回天庭去了。
沒過多久,金寶夫婦生了一對白白胖胖的小寶貝,一男一女,活潑可愛。從此夫妻倆男耕女織,金寶娘料理家務,甚是紅火。一家人過著和和美美、甜甜蜜蜜的日子。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闕光明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