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居漣源,經常爬洪水嶺,每至周日,則漫山而游,大路小道,隨意走去,不拘遠近。山間小道都是互相交通的,常有“不知轉入此中來”的驚喜。走得多了,就選定幾條景致宜人的道路經常去轉,自以為洪水嶺的路都走遍了,而景致也瞧得差不多了。直到今年春夏之際,不成想又發現了一條景致絕佳的麻石鋪就的林蔭小道。
洪水嶺井灣里在建烈士紀念園,我每周都要去看看。有一次,我聽到下面山林里傳來一路聲響很大的音樂,伴以一隊人馬的唱和。我聽了一會兒,判斷出山林里一定有一條橫路,只是不知道入口在哪。于是一直等到那音樂和唱和從林中出來,原來是在轉彎處小山塘的塘壩上橫過去的,那兒草木豐茂,看起來并沒有路似的。
我立刻橫過塘壩,轉過一叢茂樹,一條麻石鋪成的路便在眼前向林中延伸而去。我驚喜不已,緊步走去。麻石鋪得很緊湊很匠心,二尺來寬,石面已磨得光滑了,很顯然年代久遠,應該是山那邊的村子在步行時代入城的要道。兩邊林木高大茂盛,濃蔭遮頂,剛才在馬路上的燥熱嘈雜一掃而光,陰涼,幽靜,一叢一叢雪白的梔子花閃耀在路邊,有穿行于靈魂深處的感覺。我禁不住長嘯幾聲,但滿山的樹靜靜的,并不見回聲。路上也時常遇到散步的人,但不如別處的多。
整個夏天,我就愛上了這條林蔭小道,每次都打赤腳,石板清涼,光滑熨腳,踩上去無比舒服。
我想,洪水嶺雖山體不大,但林深樹密,其間一定還有不少小道我沒有踏足,一定還有不少景致我沒有瞧到,正如經歷的事情再多,也不要輕言歷盡滄桑。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李群芳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