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謝漢光在人生歷程中‘只為伊人飄香’而深深感動,耳邊似乎響起那熟悉的、悅耳的《一剪梅》: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為伊人飄香。愛我所愛,無怨無悔,此情長留心間。”婁底市老齡辦一位領導在讀到謝漢光的材料時心發感慨,并專門撰文發表在《孝行天下》雜志上。
謝漢光,女,現年48歲,漣源市國土資源局辦公室工作人員,第二屆漣源市孝老愛親道德模范,2014年被評為“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她的生活道路,感動了很多人,而謝漢光覺得:“自己只是做了一個妻子、一個媳婦、一位母親應該做的事情,我更應該感恩那些無私幫助過我的領導、同事和親朋”。
謝漢光家在白馬鎮師樂村,丈夫原是漣源市茅塘鎮國土所干部,家里兄弟兩人,弟弟在1994年因車禍不幸去世。1996年7月,丈夫因工作勞累過度,犧牲在下鄉途中。她婚姻短暫,飽含人生悲苦,結婚八個月,正是十月懷胎時,失夫之痛可想而知。
愛人離去后,年近七旬的公婆未能承受住接二連三的打擊,原本視力不好的婆婆因過度悲痛,幾乎徹底失明,生活難以自理;公公因悲傷導致支氣管炎復發,整日整夜地咳嗽,喪失了勞動能力,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謝漢光的身上。2003年11月,不幸再次降臨那個多災多難的家庭,丈夫的妹妹全身浮腫,無大小便,由鄉衛生院轉至湘雅醫院后,確診為尿毒癥,要做換腎手術,需要治療費用15萬多元。天文數字的醫療費就像一道無底深淵,使她再次陷入極度悲苦。
為給夫家妹妹治病,謝漢光賣掉了家里的樹木和竹子,借遍了所有的親友,最后不得不連家里的耕牛也賣了,才湊夠了8萬元的手術費。7萬元的后續治療費依然沒有著落,妹妹為了省錢,手術沒幾天便鬧著出了院,醫院見她家實在交不出錢,也主動減免了7000多元的藥費。
農村有句老話,叫“老來喪子,中年喪夫”。20多歲,正是一個女人最寶貴的年華,這沉重的打擊,使她痛不欲生。許多親友出于好心,勸她打掉胎兒重新嫁人,甚至有朋友到家里拉她去醫院,說幫她聯系好了一名技術好的醫師,“去把胎兒打掉吧,這么困難的家庭,你流淚的日子還在后面呢?”謝漢光對朋友說:“兩位老人已經失去了兩個兒子,經歷了很多的磨難,我不能再讓他們雪上加霜了。我又怎么狠得下心,扔下年邁多病而又孤苦無依的公婆不管呢?”
為了讓妹妹早日康復,謝漢光每天端屎接尿、盡心盡力地服侍;沒錢抓藥治病,就請村里的老朗中開藥方,自己上山挖草藥,還要千方百計給家人改善生活,補充營養。許多年來,謝漢光沒給自己添過一件新衣,穿的全部是別人穿過的舊衣服。每天早上天亮就起床,把老人和孩子安頓好后再往地里趕,到中午時分,又急急忙忙往家里跑,晚上還要做飯、喂豬、洗衣,總是忙到深更半夜。在生活的絕境面前,謝漢光死死扛著。她丈夫去世一個多月后,小孩出生了,這對常人來說是一份天大的喜悅,而對她來說則多了一份責任和重負。慶幸她母親經常會過來幫忙照看小孩,幫著忙一忙地里的活,使她悲苦的內心有了一點滋潤。
不久,臥床多年的公公病逝,她披麻帶孝料理完公公的后事,婆婆卻再次病倒了。為了幫助婆婆早日振作,謝漢光整日整夜守在婆婆的床前端茶喂藥,幫她擦洗身子,和她嘮嗑解悶,婆婆終于又奇跡般地挺了過來。
1997年3月,市國土局的領導見她家實在太困難,真是一貧如洗:幾間破舊的土房頻臨倒塌,二塊土磚架口鐵鍋,用來做飯,燒火用的是柴草,桌子和床是鎮里救濟的,就安排她頂替丈夫到鎮國土所上班。盡管一個月只有300多元的工資,但對于這苦難中的家庭來說,實在是雪中送碳。
謝漢光上班后,總想著“要努力工作,才對得起領導”。每天早上,她第一個到所里開門、打掃衛生,凡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從來都是人勤手快。為了盡快提高業務技能,每晚安頓好老人和小孩后,堅持在臨睡前深更半夜學習業務知識,上班時間就向所里的同事請教,多次被評為“優崗”。許多年來,她都是白天盡心盡力干好本職工作,利用業余時間整理田地、侍奉老人、輔導兒子。兒子也慢慢懂事,經常在放學后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謝漢光日子雖然忙碌,生活依舊清貧,但現在每月工資1000多元,加上津補貼,一家的生活開支基本上夠用了,生活也比較安穩。婆婆年紀大了,不愿進城,妹妹主動接過照料老人的重擔,謝漢光按月將生活費用送回去。在節假日時,買上婆婆喜歡吃的魚回家做給她吃。天涼了,給婆婆添些保暖衣物;天熱了,給她買些新鮮果蔬,盡自己的孝心。這個曾經瀕臨破碎的家,終于有了歡樂與生機。
兒子現在讀高中了,成績算中等偏上。為了給兒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謝漢光在城里租了一處房子作為住所。剩下的錢,除了儉用的生活所需和兒子的學費,她都把它攢下來,給兒子讀大學。
謝漢光說:“我沒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只有兩個愿望,一是希望兒子成績好,將來有出息,能夠回報社會。另一個愿望就是在經濟寬裕的時候,建兩間新房裝上自來水給婆婆住,因為婆婆一輩子都是挑水喝。還要購置一些家電,因為兒子曾跟我說過,同學家里都有冰箱,可以凍冰棍吃,我想讓兒子吃上冒著冷氣的冰棍。這是我的小家,我幸福的源泉。”
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兒媳婦,一名普通的母親,但她卻能付出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對她來說,貧窮不可怕,寂寞不可怕,因為親情可以戰勝所有,在她身上可以看到“美德”兩字的真正分量。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