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這一天,注定離不開水,水葬了屈原,水也托起了他不朽的靈魂。
家鄉的端午節離不開水,每年端午節,家鄉人沐浴午時水、泡飲午時茶,吃粽子,看龍舟,把端午節的風情上演得風生水起,有情有味。
午時水顧名思義,是正午12時取得的水。家鄉人尤其看重端午節正午的井水,每年端午節這天中午,人們紛紛涌向村中的古井,拎桶端盆等候提取午時的井水。午時的水井邊,熱鬧非凡,古井中,不知有多少只吊桶七上八下。
如今,家鄉早已有了自來水,但是,家鄉人依然很看重端午節的午時水,他們秉承古老遺風,每到端午節正午時分便提著水桶,到村中的老井汲水。然后,擺開古樸雅致的功夫茶具,泡沏著具有獨特鄉土風味和保健功效的午時茶。水的味道,茶的清香,抿一口端午節的茶水,可以品出千年的味道。
端午節又名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漢代《大戴禮》云:“午日以蘭湯沐浴”。午時水經日曬后封存,可經久不壞,亦具有解毒、涼身之作用。每年這一天,我都要用午時水洗澡,成了習慣。
這一天,這水,與往常沒有什么不一樣,但這水卻具有了特殊功效。午時水是希冀的載體,洗午時水,喝雄黃酒,熏艾葉,掛菖蒲,為人們避邪驅惡,泄污去毒,當希冀成為信仰,便成為一種力量。
水做的端午,總會有雨淋淋的感覺,雨水把端午沖洗了一遍又一遍,干凈透亮。雨水給水稻注入豐沛的漿液養分,為今年的糧食豐收做了充分準備。端午的雨水綿綿,像是人們的淚,讓我們緬懷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的水,是支撐,是力量,把龍舟浮起,龍舟競過,千幡錦,端午時節,粽飄香。
端午節有著水的柔情,在水中滋養的端午節,年年生機盎然,流動著一種思想和精神,散發著靈氣和意韻,水做的端午,晶瑩潔凈,在我心里流淌。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張成林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