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是湖南省重點能源原材料生產基地和老工業基地,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生態問題較為突出。近年來,我市不斷創新環保機制,率先出臺多項改革舉措,鐵拳出擊治理環境,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有效推進。
在高位推動上走在前頭。2015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由市長任主任,市四大家分管領導為副主任,有保護和改善環境工作職責的34個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環境保護委員會。各成員單位明確工作職責,明確具體聯絡員,統籌協調推進環保工作。同時,明文規定環保委員會每年必須召開二次以上全體會議,研究解決重大環境問題和事項。2015年3月,市人民代表大會首次聽取、審議和通過了《2014年漣源市環境保護工作報告》,讓環境保護成為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全市一盤棋高位推動環保工作成為常態。
在制度創新上走在前頭。我市不斷創新環保機制,出臺一系列環保新政,得到了省環保廳的高度肯定。今年以來,我市首次出臺《漣源市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關于建設漣源市環境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等文件,明確了各級各部門的責任和工作重點。各鄉鎮辦事處、市直有關單位和重點排污企業向市長遞交了環境保護目標責任狀。制訂《漣源市2015年環境保護工作績效考核方案》,首次將環境保護工作列為全市目標管理考核“一票否決”工作。環境保護工作“有責可究、有責必究”成為常態。
在嚴格執法上走在前頭。我市以新《環保法》實施“元年”為契機,堅持重典治亂、鐵拳治污,整合執法力量,加大執法力度,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進行了依法查處和打擊。首次出臺《漣源市環境保護大檢查工作方案》,由市環境保護委員會牽頭組織環保、公安、城管、國土等各執法單位,開展“史上最嚴”的大檢查。截至目前,已責令38家企業停止了違法排污行為。制定《2015年漣源市環境行政執法檢查工作計劃》,對全市385家企業明確了監管類型、監管頻次、監管責任人以及檢查重點和工作要求,初步形成環境監管網格化管理模式。今年以來,已向公安部門移送了3名環境違法企業負責人,關閉了5家違法生產企業,對6家企業實施了行政處罰。環境保護工作“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成為常態。
作者:黃廣慶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