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閑暇,放松心情,約三五好友,到環境優雅、裝飾古樸、音樂輕柔、茶香四溢的圍棋會所,手談數局,徜徉黑白世界,享受弈棋之樂,這對于小縣城的圍棋愛好者來說,確是一種奢望、一種期待,亦是人生之至樂。
乙未年陽春,由衛陽、正文、曉武和仲方等四君策劃、投資的漣源圍城會所和天元棋院,在喜慶熱鬧的鞭炮聲中正式成立開張了,此為我市棋界一大盛事。因受邀,我與市棋協的其他領導及廣大棋友欣喜前往慶賀。一連數日,吾等常去小憩,喝茶品棋,其樂融融。會所高手云集,群賢畢至;圍院學生眾多,人氣旺盛。對于弈者,此乃交流之平臺、人生之驛站、心靈之港灣。
會所和棋院實為一體,位于城區最繁華的新一佳廣場旁,面積400余平米,臨廣場4個門面,兩者各半。其設計合理,各有門牌,前半部隔開,互不干擾,后面相通,便于統一管理。會所大廳很寬,可供40余人同時對弈。古樸的實木棋桌、竹制棋盤,精美的鑲竹棋盒、云子圍棋。廳頂則裝飾成一個巨大棋盤,九個星位是九盞頂燈。棋院設有吧臺,有大教室一間、小教室三間,可供上百人同時學棋或對弈,另有學生家長休息之處。給人以舒適、整潔、恬靜、高雅之感,身臨其境,你會深深地感受到國粹圍棋的超脫和高深。對弈方圓,“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細品棋道,怡然自樂,“其喜洋洋者也”。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會所濃厚的圍棋文化。會所懸掛了許多與圍棋有關的名言警句。如,“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己!”此乃圣人孔子之言。
孟子曾說:“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此故事說明,學棋下棋須專心致志,全神貫注,做其它任何事也一樣,絕不能三心二意,否則一事無成。
又如墻上的唐詩、白居易的《池上二絕》:“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品讀該詩,眼前浮現出一幅精美絕倫的山水弈樂圖:碧綠的青山,斑駁的翠竹,清澈的池水,精巧的小亭,明媚的陽光,兩位高人正用心手談,四野靜悄悄,唯有下子聲。
圍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是寶貴的中國傳統文化,相傳為堯帝因教子丹朱而創制。弈單指圍棋,而博指象棋。班固《弈詣》道:“博行于世而弈獨絕”。象棋的歷史相對要短,但下的人多,圍棋歷史悠久,但下的人少,這是因為圍棋變化無窮,高深莫測。正如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所言:“圍棋是人類最佳的智力游戲。”
圍棋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人生如棋,棋如人生。有開局,有中盤,有收關。下圍棋,要觀大局、重細節、講秩序、守規矩,要時刻注意死活、懂得取舍、見好就收。人生與棋局一樣,難得幾回博,關鍵時應敢出勝負手,把握機會,奮力一搏。下圍棋應注重一個“慎”字,每次落子前應深思熟慮,三思而行,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人生也一樣,應慎獨慎微慎行,走好每一步,否則一失足成千古恨。當然,下圍棋更重一個“樂”字,棋樂無窮,樂在棋中。
“棋雖小道,品德最尊。”這是陳毅元帥對圍棋的高度評價。漣源圍城會所和天元棋院的開辦,對我市圍棋體育運動的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亦符合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要求,可喜可賀,利國利民,功莫大焉。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譚文革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