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節,沒有紛紛的雨點,不是陰沉的天空,暖暖的太陽張開笑臉,和煦的春風輕拂臉龐,煞是親切。
一大早,我提著兩只塑料袋做的大燈籠,扛著鋤頭,步履蹣跚地來到父母親的墳前,看著兩塊矗立的墓碑,望著兩行鐫刻的文字,似乎見到了父母親的音容笑貌。我深深地鞠上三躬,接著揮鋤將墓旁雜草鋤掉,鏟土培墓,畢恭畢敬地跪拜在父母墓前,口里念念有詞:“遠在天堂的父母親呀,70多歲的兒子為你們掃墓,掛青,祭拜來啦!祈禱倆老在天有知,保佑家人安康、幸福、吉利……”
父親是一位鄉村教師,在三尺講臺上辛辛苦苦、勤勤懇懇耕耘了50多年,默默地走了。他留給我的是執著與堅強。
母親是一位家庭婦女,勤勞、善良、樸實,父親在外教書,她承擔哺育兒女的重任。每天在田地里干活,任勞任怨,每年還要在集體生產勞動中掙上3000多工分,相當于男人的300多個勞動日,是名副其實的婦女勞動模范。她勤勞儉樸的美德,成為教育后代的寶貴財富。
因為父親,我學會了堅強。30多歲風華正茂的時候,我不幸身體重度殘疾,但我挺起腰桿,從事新聞寫作,直到現在73歲,仍堅持寫新聞,為黨的宣傳工作貢獻力量。因為母親,我格外勤勉,擔當起許多殘疾人難以承擔的責任和工作……
父親母親相繼去世,不知不覺20年了,每年清明時節,我都要上墳祭拜,問一聲老父母你們在天堂過得好嗎?還要告慰老父母,如今太平盛世,政治清明、國強民富、家庭興旺、美滿幸福,你們就不用擔心牽掛啦!
來源:漣源新聞網
作者:鄧戈鋒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