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記漣源市首屆“十佳”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伏口鎮伏口社區第一支部書記、主任羅立安
羅立安同志自擔任基層干部以來,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一路走來,風雨兼程,為追求自己的夢想,在為民辦實事中,既體驗了一個社區干部在創業和追夢中的艱辛困苦,也品嘗了一個基層黨組織書記成功后的喜悅歡樂,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使自己的夢想逐步實現。
現年48歲的羅立安同志,2000年參加基層工作,2003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擔任伏口村(伏口社區前身)村支部書記、主任,2007年成立伏口社區,他高票贏得群眾和組織信任,當選為首屆社區支部書記、主任。同時,羅立安同志也是漣源市第十五屆、十六屆人大代表。自擔任社區支部書記、主任以來,他牢記使命,自覺堅持群眾路線,認真履行一個基層黨組織書記、主任、市人大代表的職責,切實維護群眾利益,不忘民本,憂心民眾,樹立了“為民”的良好形象,他堅持發展集體經濟,把新農村建設和社區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社區集體經濟從原來的不足2萬增加到現在的30多萬元。
在過去的幾年里,羅立安同志竭誠當好心系居民、情牽民生、造福一方的帶頭人。他憑著一顆赤誠之心,以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為己任,帶領支部一班人和群眾一道真抓實干,贏得了眾多的榮譽:他個人多次被評為伏口鎮優秀共產黨員、“三個文明”目標管理先進個人,2010年至2012年被評為漣源市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漣源市十五屆優秀人大代表,婁底市首屆新農村建設帶頭人,婁底市十佳村(社區)干部,湖南省農家書屋優秀管理員。他所在的支部亦連年榮獲伏口鎮“三個文明”目標管理先進單位,漣源市“五好”基層黨組織,漣源市社區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漣源市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婁底市關工委“五好”關工小組、湖南省生態示范村、婁底市綜治先進單位等20余項榮譽稱號。
摯愛讓夢想起航
十幾年來,羅立安同志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農民的兒子,他始終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心系群眾,樂于奉獻,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羅立安同志以身作則帶頭承諾,認真履行一個共產黨員、人大代表、社區支部書記、主任的職責。努力做到共產黨員“五帶頭”的目標,嚴格按黨員的標準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努力帶頭學習,帶頭爭創佳績,帶頭服務群眾,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弘揚正氣。羅立安同志在“鄉村整潔”行動中積極響應各級黨委、政府的號召,投入十多萬元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帶領黨員、組長親自上陣,開展定期清掃垃圾,衛生評比等活動,把社區衛生治理納入村規民約,各戶負責房前屋后的衛生,進行統一收集,使環境衛生得到了空前的改善,還居民一個山青水秀的居住環境。
他堅持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積極服務重點建設項目。他在安邵高速伏口段征地拆遷工作中,他密切配合鎮黨委、政府,堅持以大局為重,堅持耐心細致做群眾工作,拆遷集體土地上房屋16棟,墳墓70多座,征地90多畝,特別是在2012年初,在國有土地房屋14棟的拆遷工作中更是夜以繼日,嚴格按國家標準作動員工作,既維護了群眾利益,又圓滿完成了拆遷任務。今年年初伏口城區環西路的征地拆遷中,針對群眾的土地價格低,房屋補償低的不滿情緒和征地拆遷新政策的出臺,羅立安同志帶領支部一班人走組串戶,充分發揚在二廣高速中征地拆遷的精神和干勁,用真情打動群眾,走群眾路線,又一次圓滿完成了征地170多畝,拆遷房屋46棟,遷墓幾十座的任務。在環西路建設施工過程沒有發生大的群眾阻工鬧事現象,沒有向黨委政府上交一次矛盾,及時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得到了鎮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好評。
多年來,羅立安同志又是一個熱心公益事業和幫困解難的人,對于社區的弱勢群體總是伸出援助之手。社區新屋組羅社青是低保戶、兒子于2011年考取株洲理工學院,因羅社青同志夫妻都有病在身,長期服藥,沒有錢為其兒子交學費,決定不送其兒子上大學的時候,羅立安同志得知,為他四處奔走,經多方籌措,最終籌資10000多元現金,幫助羅社青兒子走進了大學校門。2012年,羅立安同志通過穿針引線,以“一對一”的幫困形勢幫助羅社青、羅德升、高建亮等三戶困難戶的兒子解決了上大學的生活費用問題。羅立安同志經過資助困難學子上學的艱難后,以“關工委”為載體與其他關工委成員一起為鎮關工基金會籌集基金上百萬元。
執著讓夢想成真
羅立安同志關愛老人,愛護群眾,每年春節帶領支部一班子人春節慰問五保戶,困難戶、老年黨員,計生對象,給他們送錢、送物,使群眾充分感受到社區黨組織的溫暖,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數,五保戶每年發放春節慰問金200元及價值200元的物質,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慰問金200元,80以上的老人發放慰問金300元,“七.一”建黨節為老黨員發放慰問金400元;“六.一”兒童節慰問困難優秀兒童,每人發放慰問金400元。兩女戶女扎對象發放慰問金1000元及價值300元左右的營養品。社區居民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金全部由社區支付,沒有在居民中收取,這些活動已制度化,實現了羅立安同志多年的夢想。他堅持以社區服務中心為載體,拓寬公共服務渠道,讓弱勢群體在生產、生活、就學、就醫等方面得到有效保障。近幾年來,伏口社區的新農合參保率達100%,新農保參保率達100%,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義務教育率達100%,同時對考上一本、二本學生分別獎勵2000元、1000元,以激勵青年學生努力學習,使社區多出人才,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羅立安同志自擔任支部書記以來心系群眾,一心謀發展,2008年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東風,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羅立安同志帶領社區一班子人千方百計籌資128萬元,新建了一個2000平方米的農貿大市場,對緩解城區交通阻塞,亂擺攤點,美化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并且為社區每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0多萬元,收獲上任以來的第一桶金。在羅立安同志的努力下,翻修了辦公大樓,建立了電教室、圖書室、黨員活動室、室內健身場等載體,組織成立了舞龍、鼓樂隊,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在基礎設施方面,通過資源整合,總計投資450萬元,用于發展生產,改善居民生活和居住環境,使社區改廁、改廚率達90%,對機耕道680米、人行道400米、1.4公里的村村通公路進行了硬化,維修河堤400米,整修了5000多米的水渠,兩座河壩,新修了2.2公里的公路,植樹造林600畝,所有以上夢想的實現,羅立安同志都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和汗水。
恒心讓夢想騰飛
奮斗者的腳步永不停息。羅立安支書的心中又升騰起另一種信念:致力于把伏口社區打造成漣源市農村社區的楷模,讓來自周圍鄉村的居民感受到社區生活的多姿多彩,生態文化的魅力和社區的和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羅立安同志積極爭取政府的扶持,發揮伏口社區的區位優勢,投資60多萬元啟動了農貿市場二期工程建設,計劃明年投資400多萬元修建社區辦公大樓、修建扶田庵生態公園。
他——羅立安同志作為一個農村社區的黨支部書記、社區主任為了實現和追求自己的夢想,他正帶領支部一班人和居民朝著夢想一步一步地正在實現。
來源:市委組織部
編輯: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