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漣源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開幕詞
梁中夫
(2O12年11月30日)
各位委員、同志們:
在全國人民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精神,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的大好形勢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漣源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現在開幕了。這是我市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首先,我受大會主席團委托,向蒞臨大會的各級領導、參加這次會議的全體政協委員、應邀出席會議的老同志和列席會議的同志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崇高的敬意!
過去的5年,是我市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城鄉面貌大為改觀、基礎建設扎實推進、發展活力競相迸發、民生改善成效明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5年,也是我市人民政協事業邁上新臺階、實現新發展的5年。5年來,政協漣源市十二屆委員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中共漣源市委的正確領導下,以易志祥同志為主席的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全體政協委員,緊扣全市改革發展大局,緊貼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積極探索履行職能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機制和新方法,為促進漣源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為發展和壯大愛國統一戰線,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政協作用充分彰顯,政協事業健康發展。由于年齡和工作需要等原因,部分委員離開了政協工作崗位,他們留下的寶貴經驗,我們要充分借鑒;他們熱愛政協、勤勉敬業的優良作風,我們要大力發揚;他們感恩奮進、無私奉獻的優良品格,我們要認真學習;他們對政協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我們一定銘記不忘。在此,我謹代表政協漣源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向他們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人民政協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實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是團結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參政議政的重要機構,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渠道。當前,我市正處在全面建設幸福漣源的關鍵時期,新的形勢和任務,對人民政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為人民政協履行職能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政協漣源市委員會十三屆一次會議是一次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大會,開好本次會議,對于團結我市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組織,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共同推進我市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次會議的目標任務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總結政協漣源市第十二屆委員會以來的工作,明確新一屆政協今后5年工作的總體思路和工作重點,選舉產生政協漣源市第十三屆委員會領導班子,團結和動員全市政協委員,牢牢把握發展第一要務,緊扣團結、民主兩大主題,認真履行人民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項職能,為全面建成小康漣源而共同奮斗。
這次會議的主要議程有6項:一是聽取和審議政協漣源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二是聽取和審議政協漣源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提案工作報告;三是列席漣源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四是選舉政協漣源市第十三屆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五是聽取政協漣源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六是審查通過政協漣源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各項決議。
為進一步發揮新時期人民政協的作用,推進我市政協工作再上新臺階,中共漣源市委對這次換屆和十三屆一次會議的籌備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作了專門部署和具體安排,為本次會議的成功召開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按照政協章程,經過廣泛的民主推薦和充分的蘊釀協商,產生了第十三屆市政協委員290名,包括中共、民盟、工商聯、無黨派、各人民團體等19個界別。本屆委員的代表性、廣泛性、包容性進一步增強,文化層次進一步提高,結構更加合理,給人民政協事業增添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也為我們進一步提高政協履職水平,豐富建言立論成果,開創政協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堅強的組織基礎。
各位委員、同志們,發展中的漣源前程似錦,前進中的漣源政協大有可為。讓我們發揚人民政協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緊緊圍繞我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重大問題,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充分行使政協委員的權利,認真履行政協委員的職責,圓滿完成大會的各項任務。
預祝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來源:市政協
編輯:石成